约22000字。高考作文专题训练——思路与结构
主备: 贾海金
训练目标:1、了解写作思路与作文结构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在写作实践中锻炼开阔严密的思路和安排合理清晰的结构
训练重点:作文的思路开发和构篇方法
训练难点:在写作实践中锻炼谋篇布局的能力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思路开发
【思路点拨】
命题作文:
北京卷:[作文试题]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自行选定角度写议论文。以《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
[写作指向]题目已定,文体已定,角度可自选,而自选的空间居多在于对“安”字的诠释。从题目提供的解释看,最为稳妥的解题方法就是用“安”组词,以寻找新的角度;如果找不到更好的角度,就选用题目中提供的词语。“安”所涉及的范围甚广,可从社会、人生、环境、心理、历史、现实等方面入手,也可从文化传统、人类追求、思想境界等方面落笔,畅所欲言,自成华章。写法上,可以逐层深入,也可以广征博引,还可以反向切入,以“不安”写“安”,更可以反弹琵琶,我们不是常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吗?
天津卷:[作文试题]以《留给明天》为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八百字。
[写作指向]《留给明天》是一道颇不好对付的题目。它使我们想起上海曾投放高考的题目,如《时间啊,时间》《面向大海》《遥望星空》等。这样的题叫做虚题,大题,容易写得空泛、空洞,最好是大题小作,虚题实作。比如那年我就看见上海的一个考生做《时间啊,时间》,就选了看见妈妈的乌发如何变成白发,从而悟出时间的流驶。《留给明天》还可以优选视点,可以是我要留给时间什么;可以是我们这一代人要留给明天什么;也可以是历史上的某一位特定的人物要留给明天什么,这是说的叙事性的文章。此题也可以写成议论性的文章,可以这样布局:一、人生活在今天,但要为明天着想;(“风物长须放眼量”);二、怎样才算真正地为明天着想。1、批评一些人的短视;2、摆出真正的能算留给明天的是什么模样。文章已有正标题,我们也还可给他安个副标题以缩小范围来议论,如:——评 “大丈夫处世不能留芳百世,何妨遗臭万年”,这样大题就化小了,比较容易讨好。当然我们也不否定有些人大题大作、大开大合的写法,只要气盛言宜,即是好文章。
话题作文
江苏卷:[作文试题]古人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小到学习生活,大到事业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以此为话题,写篇800字以内的文章,题目自拟,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文体不限
[写作指向]凤头、猪肚、豹尾对于高中生来说并不陌生,再加上提示语,审题难度不大。关键在于这是譬喻型话题,不管你是写学习生活,还是写事业人生,都应该以凤头喻起始阶段,以猪肚喻中间历程,以豹尾喻结束阶段。写起始强调好的开头,比如打好基础,迈好关键的第一步;写过程强调充实与丰富,比如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写结束强调善始善终,比如画上圆满的句号,保持晚节。实际上可以把凤头、猪肚、豹尾视为学习、人生、事业的三部曲,由此演绎成文。写议论文,可以是全方位的,平均用力论述三个阶段;也可以侧重某一阶段,涉及其它两个阶段,比如论证凤头的重要性,因为没有它就难得猪肚,也没有所谓的豹尾,但不能只讲一点而不及其余。还可以对凤头、猪肚、豹尾进行界定,指出平凡的人生同样具有凤头、猪肚、豹尾的风采。如果写记叙文,可以对人物的一生进行扫描,表现其三个阶段如凤头、猪肚、豹尾;也可以写一件事的成败,以表现凤头、猪肚、豹尾缺一不可;还可以从批评的角度,刻画无所作为的人物形象,指出他虚度年华,一生与凤头、猪肚、豹尾无缘。倘若顺水推舟,别出心裁,以写文章为喻来论述人生,每节冠以“凤头”、“猪肚”、“豹尾”的小标题,写成一篇散文,也足以出奇制胜。
全国卷一:[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一次,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指向]话题是“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既为出人意料,自然超乎寻常,却在情理之中,当然并不怪诞,集二者于一身,当是偶然与必然的统一。因此,第一种写法可以用偶然性与必然性对立统一的哲学原理来剖析“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生活现象。注意:不能离开话题大谈特谈偶然性和必然性。第二种写法是利用提供的材料,进一步列举类似的例子展开议论。玻尔的回答不是人们所能意料到的,但又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表现了玻尔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谦虚的治学精神和博大的胸怀,以及师生之间平等相处坦诚相待的人际关系,而这些都是创建一流学派应该具备的必要条件,所以在情理之中。明乎此,可以推出论点“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回答往往揭示了成功的秘诀,然后再举例论证。比如,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什么地方学到的东西最主要,学者说在幼儿园,因为他在幼儿园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已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这位学者回答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最主要,确实出人意料;但他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是美好的品德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基础,所以又在情理之中。第三种写法可以跳出材料,另举例子围绕“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谈开去,可谓海阔天空。比如,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阻挠钱学森回国,他在给美国移民局的电报中声称:“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那些对我们来说极为宝贵的情况,他知道得太多了。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5个师。”说手无缚鸡之力的钱学森“抵得上5个师”——出人意料;从中看到知识的力量——情理之中。这样一来,围绕“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话题谈知识就是力量,把生题变成熟题,下笔就容易多了。但要注意,如果撇开话题去写知识就是力量便离题而去了。上面说的是议论文写作,如果写记叙文,只要事情的结果能出人意料而过程能合乎情理即可,不过要善于扣题,要有点睛之笔,以免遭误判。
新材料作文
上海卷:[作文试题]阅读以下提示,根据要求作文: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镜――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感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