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中国大学校歌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4/8 9:44: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100字。漫话中国大学校歌
毛  翰 一     
  国有国歌,军有军歌,市有市歌,厂有厂歌……校有校歌。各行业各地区各单位的歌,都是为了塑造和展示自己的形象,都是形象之歌。大学校歌也不例外。校歌是一种宣示,宣示着自己的立校宗旨和传统,也是一种号召和承诺。对于学生的成才,对于学校的建设,校歌犹如学校的精神图腾,与校徽、校训等相得益彰,其作用概括说来有二:对内,在于自我激励,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对外,在于自我张扬,以展现风貌,广告天下。 
  中国最早的大学校歌,大概要数1897年问世的南洋公学(1896年创建于上海)师范院的院歌——《警醒歌》。歌词共四章,每一章都以“警警警”开头,“醒醒醒”结束。“惧而思奋,愧而思奋,勤学勤诲,急所当务”,警醒同道,激励师生的报国之志,是其主题。 
  这首院歌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1902年,黄遵宪一口气写出《军歌二十四章》,每一章的结束语均为三个重叠的字,如“鼓鼓鼓”、“勇勇勇”,可能就是学了《警醒歌》。 
  南洋公学后改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交通大学前身),1909年有了由校长唐文治作词的校歌:“珠光灿,青龙飞,美哉吾国徽,醒狮起,搏大地,壮哉吾校旗。愿吾师生全体,明白旗中意,既醒勿睡,既明勿昧,精神常提起。实心实力求实学,实心实力务实业,光辉吾国徽,便是光辉吾校旗。” 
  早期的中国大学校歌,有不少带着浓重的儒家文化色彩。创作于1916年前后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该校首任校长江谦作词,李叔同制谱,今南京大学校歌),就极为推崇万世师表孔圣人和儒家学说:“大哉一诚天下动,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 
  1919年初诞生的《南开大学校歌》也是这样:“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汲汲锓锓月异日新发煌我前途无垠。美哉大仁智勇真纯,以铸以陶文质彬彬。”这大仁、智勇、真纯,文质彬彬,正是儒家心目中理想的君子形象。 
  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终于有校歌开始张扬科学民主精神,倡导思想和学术的自由。1925年,由刘大白作词、丰子恺作曲《复旦大学校歌》这样开篇:“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这大概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具风骨的大学校歌,鲜有可与之争锋者。刘大白是五四时代的新诗人,其《卖布谣》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的痛苦,广为流传。他做复旦大学教授时写下的这首校歌,展现了其诗歌的另一种风范(1929年,刘大白出任教育部常任次长,学而优则仕,不知其此后对于不仕者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有无“羁绊”?)。 
  1928年东北大学六周年校庆前夕,校长张学良邀请诗人教授刘半农、音乐家教授赵元任创作《东北大学校歌》,歌词深情地讴歌了东北地灵人杰,抒发了学子们报效桑梓报效祖国的历史使命感,并毫不隐晦地道出了时人对于日、俄侵略势力进一步掠夺我东北河山的担忧:“痛国难之未已,恒怒火之中烧。东夷兮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