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420个字。针对初三总复习,就人教版和鄂教版共有篇目的复习要点进行描述,重点又放在古典诗文方面,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复习,操作性强。
2007年中考备考语文总复习要点梳理
湖北省恩施市舞阳中学 潘文阶
一、七年级上册(第六周,八课时)
(一)现代文两篇:张之路《羚羊木雕》,桂文亚《你一定会听见的》
【要点】1.词语积累15个(含生字的认读与书写)。
2.以P63面第三题为例子,掌握词语点评与欣赏的方法。
3.以P124面第三题为例子学习对句子的品读。
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写法;用心感受生活,合理处理矛盾。
(二)现代诗歌两首:冰心《纸船》,流沙河《理想》
【要点】1.诗中意象的象征义;托物寓情的写法;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的方法。
2.诗歌朗读的节奏、重音;关键词语和重点句子的点评与欣赏。
3.诗中的修辞手法运用及表达效果。
(三)文言文两篇:选自《列子·汤问》的《两小儿辩日》,选自《世说新语》的《咏雪》。
【要点】1.12个文言实词;6个句子的翻译;两处欣赏;观察角度;认识事物的水准。
2.《两小儿辩日》中的人物形象;蕴含的道理;给我们的启发。
3.《咏雪》中所体现出的家庭和谐、充满天伦的氛围;包含的教育方式(探究)。
(四)古诗词复习:
Ⅰ.绝句:李商隐《夜雨寄北》,杜牧《赤壁》
【要点】1.绝句相关知识(整体介绍):比如五言、七言;第三句不押韵等。
2.《夜雨》写景所营造的氛围;诗人的心情;对最后两句的欣赏。
3.《赤壁》诗的属性;句子的表达方式;第三句所蕴含的道理;赏析最后两句。
Ⅱ.律诗:李白《渡荆门送别》,崔颢《黄鹤楼》。
【要点】1.律诗的相关知识:如偶句押韵,一韵到底;颔联与颈联必须对偶等。
2.整体把握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中的意象;认识诗歌写景抒情的特点。
3.逐联解读欣赏;点评赏析关键的词句。
Ⅲ.乐府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乐府诗集》的《木兰诗》。
【要点】1.《送》诗:这首送别诗不同于其他送别诗的地方;诗人积极的情感;蕴含的道理。
2.《木兰诗》:9个实词;互文,夸张,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所写的几件事;详略的安排;人物形象(品质、特征);分析第五段;赏析最后四句。
Ⅳ.词: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任浙东》,李煜《相见欢》。
【要点】1.词的相关知识,如词牌,长短句,平仄等。
2.《送》词写景特点;最后两句所饱含的道理。
3.《相见欢》于写景中所寄托的悲苦愁情与怨恨;三个赏析点;三个实词。
(五)作文序列训练专题之六:结构[剖析两篇中考一类文];练笔话题:责任,角落。
二、七年级下册(第七周,八课时)
(一)现代文四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心声》、《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要点】1.生字认读书写27个(注释中);词语积累理解38个(注解和课后)。
2.学习生活,自然生活,英雄形象。
3.对比写法,心理刻画,对话描写,多角度写景,在具体事件中写好人物。
4.用好例子:P8.P18.P53第三题,品读句子,体会人物的情感。
5.背诵《春》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2段、第7段。
(二)文言文两篇:《论语》八则,《塞翁失马》。
【要点】1.17个实词(含四个通假子);8个成语;翻译;背诵。
2.《论语》八则所涉及到的关于人生方方面面的道理。
3.寓言的特点;《塞翁失马》所蕴含的道理。
(三)古诗词复习:
Ⅰ.绝句:刘禹锡《秋词》
【要点】不同于其他写秋诗之处;诗人赞秋的实质;“鹤”这个意象的特征以及它在诗中的象征义;“排”字的表达效果;对比的写法。
Ⅱ.律诗:杜甫《望岳》,杨炯《从军行》,王湾《次北固山下》。
【要点】1.即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景物烘托,渲染环境,揭示人物心理。
2.写景的角度,诗中的意象,诗歌的意境,抒情主人翁的情感。
3.重点词语的点评,如:钟,割,凌;照,自,绕;阔,正,生,入。
4.关键句子的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Ⅲ.乐府诗:曹操《观沧海》,陶渊明《饮酒》。
【要点】1.《观沧海》借景抒情,实虚结合的写法;诗中的意象和诗人创造的意境,以及所抒发的情感和抱负;诗眼;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饮酒》以归复自然为宗旨,以即事即景的叙写,表现了诗人弃官归隐后乐于田居、陶醉于自然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既反映了远离尘世、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躲避矛盾、与世无争、独善其身的消极思想。融写景、说理、抒情于一体,于平淡自然的描写中蕴含着质朴、平淡和自然之趣,在一种浓郁的山林气息和天籁和谐中给人精神的慰籍和心灵的安养。“菊”、“飞鸟”的象征义。理解最后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