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20个字。
如何把握2007年河北中考语文动向
语文学习,常见的情况是精力投入多,复习时间长,却往往收效甚微,甚至一些优秀生在中考中也纷纷落马,败走麦城,这使众多初三师生苦恼而无奈。实际证明,通过大量的作业来强化训练,夜以继日,疲于奔命,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而友谊中学在历年中考时,语文成绩均稳居唐山市前茅,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注意分析中考试卷内容,把握中考动向。下面就今年我省中考语文试卷的变化做一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及分值发生了变化?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由往年的12分增加到15分,增加了对“综合性实践与学习”的考查(第3题)。第二部分(阅读部分)由往年的58分,减少到55分。试卷结构上,在题量并不减少的情况下,取消了议论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由原来的14分增加到16分。现代文阅读共39分,减少5分。第三部分(作文)仍为50分,分值不变。
二、内容上的变化。
1.古诗词的课下注释虽不要求背诵,但对其大意还是需要了解的。如第2题第①问:“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宗悫这一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自己理想和信念的诗句是,”,如果学生对课下注释不够了解,一看到“典故”一词,很容易答“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就错了。
2.要注意平时生活的积累。
如第3题:“‘永远的丰碑’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一个专题栏目,该栏目每期介绍一位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①‘永远的丰碑’的含义是什么?
②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为战斗英雄黄继光写几句赞语。
③请你谈谈观看这个专题栏目后的感受。”
这道题反映的是社会热点,思想内容好,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大有裨益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平时关心时事,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兴趣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