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30字。
«望岳»公开课教学设计
孝南区实验中学 孙毅
教学构想:
一、激趣
以“走近五岳”“走近泰山”“走近杜甫”为题,在介绍某作家及其写作的时代背景的同时,解说本诗的含义,从而提高辨析和想象能力。
二、品读
按照“听——读——品——评”的模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把握感情,激发想象。
三、领悟
这里的领悟是带领学生悟读诗质。着重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训练学生理解古诗能力,培养合作探究精神。从重点字词到整首诗意的理解以及诗文的写作技法赏析等都让学生在“自助、互动”中训练,在交流中质疑研讨,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结论,教师只起“适时点拨,相机诱导”的作用。
四、立志
“诗言志”是历代诗人的共识,“志”不仅反映在诗人的言谈中,更体现在他们的诗作里,作何一首诗歌,或对某事物表示一种态度,或抒发一种情感,或揭示某种哲理;无不表现为人之“志”,教学古诗,就要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诗的本质所在。本首诗,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河山,了解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树立“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
教学模式:查——释——品——探——悟 五步教学法
教学流程:
导入设计:
走进五岳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河秀丽、美不胜收,名胜古迹、文化遗产数不胜数。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单就名山大川来说,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之说。大家都喜欢旅游登山吗?到过泰山吗?那么我们就通过视频来神游一下泰山
视频文件欣赏
大家看了之后,对泰山有什么感觉?
想象一下,你如果站在泰山脚下,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一、查——资料查询识诗人
(课前布置学生从图书馆、网络、资料查询所要学习的古诗的作者生平事迹、主要作品、写作背景、社会环境、文化常识,然后整理到自己的资料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