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14300字。2007年高考湖南省模拟考前预测语文试题
[预测人:湖南师大附中语文备课组]
woyaofa
专题预测一·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缺憾的长度
钟成才
缺憾,有长度吗?
缺憾的长度是多长呢?一杆秤,秤锤与重物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如果秤锤移动五毫米,那么矛盾便立即激化,不可调和。平衡是一种美,缺憾便是短短的五毫米,那么一点点而已。
一点点,接近于忽略不计,用来表示少之又少。五毫米微不足道,但足以造成莫大的悲剧。缺憾似乎是一种意外,不,应当属于必然。小时候,看电影《桥》,工程师伸手去拉从绳子爬上来快到桥面的勇士,但就差那一点儿,五毫米吧,桥上的与桥下爬升的都付出了最后的努力,可恨手臂太短了,就五毫米,幽明两分的距离有时就那么短,成了无法克服的障碍。也许删除缺憾,也就死了震撼。
或许人世间越大的缺憾长度越短。在夜晚,漫步于原野花径,皓月悬空,云丝飘拂,离得很远,很美丽,如果靠得近探看冷宫,遂发现它不过是清寂寒虚之境而已;日间的太阳更远,更美丽,但是,除了夸父逐日,没有谁渴望舍命造访,好让自己靠近它,立刻化作灰烬。极致,有时更接近于虚无缥缈,算不得缺憾,充其量是多情的幻想。能被人感知动人心魄的大凡是寻常的事物。在艺术方面,缺憾便是常客。长度便是一毫,看得见,摸不着,即所谓添一毫嫌多,减一毫嫌少。一毫,成了美丑的分界,表面上薄如蝉翼,实质上厚似泥墙。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个看似透明的长度,可以促使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呕心沥血为之奋斗终生,也可以引诱科学家废寝忘食迷茫不醒。
我早年去垂钓,钓具不良,钓技不精,经常发生线断钩折的事,只能望鱼兴叹。后来,钓具良好,钓具精进,可是时过境迁,旧梦难圆,河流湖泊或污染或干涸,没有鱼可钓了,不快之意如鲠在喉。这种缺憾,在外界是一派浅浅的迷蒙,在内心是一层郁郁的失落。人类有可能借助科技在星际间旅行,却一定难以利用科技来描述和纠正感觉上存在的似有若无的长度。这是缺憾萦怀不化的魅力所在。
缺憾使荆轲赌命功亏一篑,使楚霸王在乌江边留下千古叹息,使孔明六出祁山落魄丢魂。如此才有英雄气短,泪流满襟的遗恨。
缺憾使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年而无切肤之亲,使宝玉与黛玉生死相许而姻缘不致,使牛郎与织女遥空相对,遗恨终天。如此才有情人咫尺成为天涯,永不聚头的感伤。
这便是缺憾。
大概,宇宙诞生之时,缺憾也随之降临。没有缺憾,就不存在比较,也无所谓完美。缺憾不讲情面,不可抗拒地存在。面对缺憾,哭不顶用,笑一笑或许能感受缺憾之凄美。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一生中体味到的缺憾越多,就越接近于领悟到完美,心性也就越澄明,慧根就越稳固。
历史上,孔子不为诸侯所用而授徒三千,孙膑中奸计而有兵书,司马迁受酷刑而作巨著,李白命途多舛而溢诗情万丈,苏轼仕途不进而开一代宗风,叹惋唏嘘披盖百代,不能说与缺憾毫无关系。
这么说来,缺憾并不可怕,她本来就是断臂维纳斯,是未竟的艺术品,是完美的前兆。要相信天无绝人之境,叶吐而燕子归来,花尽而硕果满枝,阴尽预示阳生之必然性。怎见得?南朝的吴均《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此即滴水映汪洋之态,星火具燎原之势。一种感叹,一种豪气,前景光明。缺憾是探路者,莫非是庄周化蝶的敲门砖?
(选自2006年第5期《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缺憾”原本只是一种感觉上的存在,但作者却说缺憾是有“长度”的。这样写能收到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答:
答案:化抽象为具体,使“缺憾”这种感觉上的存在变得具体可感。
2.作者说,缺憾“应当属于必然”,理由有哪些?(6分)
答:
答案:①没有缺憾,就缺少了震撼人心的力量。②没有缺憾,就不存在比较,也无所谓完美。③缺憾,从宇宙诞生之时就不可抗拒地存在。
3.作者擅长运用比喻表情达意。请结合语境,谈一谈下面两个比喻句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1)表面上薄如蝉翼,实质上厚似泥墙
答:
答案:(1)缺憾看起来微不足道,接近于忽略不计,但它与完美之间的分界却往往难以逾越。(2)缺憾不是完美,但缺憾本身却蕴涵着完美。
(2)她本来就是断臂维纳斯
答:
答案:缺憾能促使人们对真善美不懈地追求;体味缺憾越多,就越接近于领悟到完美,从而使人心灵纯洁、智慧明达。
4、“没有缺憾,就不存在比较,也无所谓完美”从全文内容看,缺憾与完美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试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答:
答案:缺憾能促使人们对真善美不懈地追求;体味缺憾越多,就越接近于领悟到完美,从而使人心灵纯洁、智慧明达。
专题预测二·文章赏析
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2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6分)
(1)简析《缺憾的长度》中的思辨
(2)简析《缺憾的长度》的用例特色
简析《缺憾的长度》中的思辨
《缺憾的长度》一文有许多极具思辨色彩的语句,不经意间常常能给人以哲理的启迪。
如“也许删除缺憾,也就死了震撼”,表明缺憾有时能带来憾人心魄的审美效果,让人思考缺憾的价值;“极致,有时更接近于虚无缥缈,算不得缺憾,充其量是多情的幻想”,告诉读者长到极致的缺憾与我们距离太远,没有什么审美效应。“能被人感知动人心魄的大凡是寻常的事物”,则表明人世间越大的缺憾往往长度越短,所以能触动我们心魄的只会是寻常事物的短小缺憾。“一毫,成了美丑的分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让我们深思到了“度”的重要。“缺憾并不可怕”,她“是完美的前兆”,则让我们想到即使失之东隅,也会收之桑榆。“缺憾是探路者,莫非是庄周化蝶的敲门砖?”这结尾的一句,更是令人深思,它含蓄地指明了“缺憾是完美的前兆,是人的境界得以升华的前奏”的道理。
简析《缺憾的长度》的用例特色
《缺憾的长度》一文的用例极有特色。
首先是取例丰富,内涵丰赡。生活中的琐事、电影里的情节、历史上的名人、民间的传说、古代的诗歌,均被作者信手拈来,有力地证明了缺憾是“完美的前兆”的观点,使文章立意显豁,文采斐然。
其次是取例的角度和作用有别,见出作者的智慧。文章开头从生活琐事谈起,亲切可感,形象地引出“缺憾的长度”这一话题,且自然牵出下文:“缺憾的长度”虽短,但影响很大;引述电影《桥》中的情节,说明缺憾虽然微不足道,但足以给人造成莫大的悲剧;写荆轲、项羽等人的事例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表明缺憾带来的悲剧充满一种凄美,让人遗憾、伤感;引用吴均《赠王桂阳》一诗,则进一步表明缺憾孕育着完美,预示着完美。
专题预测三·古诗词赏析和古诗文默写
1.阅读下面一首唐五代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孙光宪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1)词的第一句写的是喜景,这与全词的情感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答案:(1)(1分)不矛盾。(1分)首句写出了蓼花盛开,清风徐徐,橘柚芳香扑鼻的喜悦,所描绘的美丽景致,为第二句陡然转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