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130字。
中考“名著题”苏英 北医
班级 姓名
“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并且在附录位置对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目作了重点推荐。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材共重点推荐了6部名著。他们分别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七年级上);我国明朝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七年级下);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年级上);我国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的《水浒传》(八年级下);英国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九年级上);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九年级下)。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明显加强了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力度。我认为初中生阅读名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把握重点:
一、了解作家作品
1、熟悉作家
作家按国籍分为中国和外国。中国又分古代(1840年以前)、近代(1840———1919年)和现当代(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至今)。中国的作家要弄清作者所在的朝代,外国的作家要弄清国别。我国古代作家一般有字、号。如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现当代作者一般有原名、笔名等。如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原名周树人,笔名鲁迅。还要弄清作家的生平经历、代表作品、作品风格、在文坛上的地位和重大贡献等。
2、概括作品
先弄清作者,然后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写作背景、主要的人物形象、艺术的特色、对作品的各种评价等。
二、熟悉故事情节
长篇名著用200—500字概括内容,一般用记叙的六要素来概括。短篇名著用两三句话概括,也可以用短语概括标题,如《水浒传》里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样方便记忆。
三、分析人物形象
能体现文章中心的,是主要人物;起烘托作用的,为次要人物。人物的性格特点应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来分析,不能一味贴标签。
四、归纳写作特点
重点放在描写方法上。描写方法有:1、外貌描写2、语言描写3、细节描写4、动作描写5、正面描写6、侧面描写7、环境描写8、心理描写等。
常见的写法还有“对比”、“设置悬念”、“虚实相生”、“讽刺”、“动静结合”、“欲扬先抑”多种修辞的综合运用等。
五、归纳中心思想
六、精彩片段赏析
如《汤姆·索亚历险记》(七年级上)中的“当海盗去”和“洞中历险”。《格列佛游记》(九年级上)里的“游小人国”等。
七、做好读书笔记
看完名著后,按以上方法做好读书笔记,并适当留空白处,方便今后随时整理补充。今后的中考名著题,将更多关注名著中的重点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等方面的考查。考查常见的题型有“读书卡片”、“写故事情节”、“对名著对联”、“写阅读体会”、“填名著常识”、“人物形象分析”等。如果你喜欢读名著,而且会读名著,相信你会轻松过关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介绍
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主要人物表
保尔.柯察金(爱称:保夫鲁沙,俗称:保夫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谢廖沙.勃鲁扎克——保尔童年时的朋友,红军战士,共青团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