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060字。分析到位,针对各题分析考查知识点,并有优秀作文范例。
长沙市2007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与思考
第一部分 关于试卷
♦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合理:
本试卷由三大题组成: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1—8题,共29分);
(二) 阅读:由四文段阅读构成:(41分)
(1) 文言文阅读(9—13题,共9分)
(2) 说明文阅读(14—17题,共9分)
(3) 议论文阅读(18—21题,共9分)
(4) 记叙文(小说)阅读(22—26题,共12分)
(三)作文(50分)
二、本试卷考杳内容广泛,涉及考点全面:
题次分值涉及考点能力层次
12A、 识记常用字的读音和字形,根据拼音写汉字
B、 规范、整洁书写汉字A
2、23、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特定含义(判断释义正确与否)B
324、正确使用词语(选词填空)D
4、25、辨识、修改常见病句(判断病句修改正确与否)D
5、26、误解记文学名著的常识(有关四大古典名著人物)A
6(1)27、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之一:概括新闻内容D
6(2)28、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之二:拟写宣传标语D
6(3)39、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之三:拟定活动方案D
7310、在具体交际场合表达自己的心声D
8911、默写名篇名句A
9212、正确理解文言字词在句中的含义B
10213、正确理解文言句子在文中的含意B
11214、正确判断词语古今异义B
12215、体验作品中的情境,初步赏析文中的形象E
13316、写读后所得启示E
14217、分析文章结构,更清文章思路C
15218、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B
16319、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C
17220、根据文章内容,补充材料D
18221、语言表达的连贯(根据上下文,选句填空)D
19222、根据要求仿句D
20223、文章内容分析(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C
21320、根据文章内容,补充材料D
22218、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B
23224、文学作品中表达方式的赏析E
24317、分析文章结构,更清文章思路(情感变化)C
25225、文学作品赏析(人物形象、情节的分析)E
26326、对文章的某方面提出疑问并分析(两种结尾的分析)E
275027、记叙文写作D
三、本试卷其它特点:
1、 保持了2006年中考试卷的基本框架,让中考复习有据可依。
2、 加大了对古诗文名句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查,2006年此两项分另为8分和9分,2007年分别为9分和10分。
3、 继续重视考查文学名著的阅读。
4、 特别注重学生能力考查。
♦媒体评价♦
今年的作文命题由“关注自我,关注内心”转向“关注他人,关注社会”,是对感恩教育的密切关注。两个作文题一实一虚互为补充,引导考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而基础题部分涉及汉字的书写、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病句修改、名著阅读、一句话新闻等,出题涉及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应引起注意的是,虽然考试有不少创新,但不少题与课本知识密切相关,因此不能完全偏离书本,应该夯实基础。(长郡中学初三年级组秦莎老师)
今年语文卷紧扣时代脉搏,以真善美为追求,体现感恩、节俭、和谐、信念等主题。感恩是时代的主题。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长沙少年黄舸的事迹经报道后,在星城掀起了股股“感恩”浪潮。语文卷以“留点感激在心中”命题作文,旨在引导学生找寻生活中的滴水之恩并将其永存心底。
为了积极倡导“节约”理念,响应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号召,语文卷在“阅读”部分,命题组精心挑选了《节约是自然界神圣法则》的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