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立意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8/16 22:47:25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300字,有精当的技法指导,更有13道作文题的立意指导及优秀例文借鉴。
第一节  高考作文的立意
江苏省镇江中学  陈乃香
[高分要领]
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一个关键。作文立意的基本要求是“符合题意”,近几年在命题和评分中都降低了这方面的要求。所以,立意的关键还在于“深刻透彻”,所谓“深刻透彻”,是指作文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有独到之处,一般地说,这类作文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全面认识事物,多角度地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能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
一、化大为小。现在作文的写作范围往往非常宽泛,如果仅把题目当作一个僵死的概念,笼而统之去写文章,势必出现内容空泛、文意散漫。因此,要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选择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舞台。
    1.切分话题。在仔细分析话题的同时,对话题进行切分,把“大”化“小”,分解出“子话题”来,使角度变小,使写作取材的范围缩小,这样有利于突出中心。我们可以将话题“主动”层层切分:从“主动”与“个人”关系的角度,可切分为人际交往与主动,个人修养与主动,身体健康与主动,意志品质与主动,学习与主动,事业与主动等等;从“主动”与“国家、民族”关系的角度,可切分为政治改革与主动,经济发展与主动,国际竞争与主动等等。这样,就使缩小后的题目更贴近生活,贴近考生自己,从而使话题作文的内容既不显得空泛又不失之单薄。
    2.限制定向。话题的限制越少,留给人思维的空间就越大;话题的字越少,词语的外延也就越大。实际写作时,必须加以限制。限制的方法很多,可在前面加修饰语,可在后面加中心词,也可前后都加。如话题“父辈”可限定为艰辛的父辈、父辈的成就、父辈的遗憾、对待父辈即对待传统、父辈请不要如此“爱”我们,等等。这样一限制,文章的范围就缩小了,内容也就基本确定了,立意就不会有模糊的担心。
3.以问导写。面对“话题”,要善于“以问导写”,即在头脑里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此打开思路,缩小写作范围。如写话题作文“压力”时,就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有没有压力”“什么可以构成压力”“压力来自何方”“压力带来什么”“如何对待压力”等等,然后自己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再从这些回答中选择一二来写文章。
二、小中见大。这就要求考生在选择“小的方面”的时候,注意所选方面的“现实性、针对性、典型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
1.在日常的平凡人事、常见情景中,切入重大而严肃的主题。有的话题并未直接引进瞩目的重大的事情,但细细读来,却可发现它们立意大气。如一考生从一般人日常生活着眼来确立诚信在人生中的根本地位,将“一毛钱”与“诚信“联系起来,秤砣虽小压千斤,由于选取的例证恰当,用小故事解说了大道理,文章具有了难得的深度:诚信是一种精神价值,不可用功利来衡量。
2.能把具体人事景物的某些特征同某种哲理、精神、品质联系起来。孤守一隅、小题小作,只能就事论事。写作中,要善于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借自己所选的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表达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哲理。如有这样一道题:一对外国夫妇带着孩子游公园,让小孩在前边独自走。小孩突然被石阶绊倒,大声地哭了。一个中国老人见了,连忙上前要拉起孩子,这对外国夫妇见了,笑着说:“谢谢!让她自己起来。”请就“跌倒了自己起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一话题可以同人生道路、成长历程、工作成败这种需要“自己起来”的精神品质和人生哲理联系起来写,表达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品格。
    三、推陈出新。作文时,将人们常用的主题拿来,进行创造性的改造加工,使陈旧的东西焕发出光彩。
1.侧视法。同一事物,如果从不同角度或侧面去观察和思考,就会有所不同的结果。许多考生习惯定势思维,从大家所熟知的角度观察思考,如果能换一个角度,就有可能“出新”。如以“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立意作文,除了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外,还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①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政策,联系现实谈改革平均主义的必要性;②批评南郭先生的同事互相包庇,抨击现实社会中官官相护的腐败现象;③肯定南郭先生的自知之明,批评现实生活中不学无术却空占位置的无赖作风;④赞颂齐缗王不墨守成规,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这些见解互不相同却又自成一家,令人耳目一新。
2.引申法。在原来的思想、见解的基础上,向前引申一步。这有两种方式,一是深入地想,是向纵向发展;一是扩展地想,是向横向发展。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就可能提出别人未曾提出的观点。如著名作家柏杨先生有一篇文章题为《讲真话不是美德》,乍一看让人怀疑是不是写错或印错了。读罢全文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认为:讲真话不是一个人的美德,讲真话是一个基本的做人态度。一旦讲真话成为美德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扭曲。见解新颖,立意深刻,发人深省。
3.辩思法。就是运用即辩证思维中的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话题。这样才能做到既全面又周密,既深刻又辩证,避免出现过于偏激、片面的情况。如以“勿以恶小而为之”为题写文章,主体部分可分三层:小恶也是“恶”,是恶即不可为(事物的本质);小恶不改,会发展为大恶(发展的观点);不仅不能为恶,还应该为善(联系的观点)。这样就使这篇文章既丰富、深刻、新颖,又充满辩证色彩。
[强化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人们的生活节奏将加快,竞争将更趋激烈,人的精神压力会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将会越来越淡化、冷漠,人们将会有更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感叹。也有人认为,在充满竞争的工作环境中,人们更需要自我调剂,更需要温情与关爱,因而将更注重人情、友情,努力去构筑美好温馨的“精神家园”。竞争与人情究竟有没有关系呢?激烈的竞争真的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体贴和关爱吗?
请以“竞争与人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题目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提示]题目“竞争与人情”,由“竞争”和“人情”两个词并列构成,中间用“与”连接,表明这个题目需要谈“竞争”和“人情”之间的关系。而且,在“提示语”中,也比较明确地表明了要写“竞争”和“人情”之间的关系。因此,这个题目实际上就是要你对“竞争”和“人情”之间的关系发表看法。进一步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有三种:①要“竞争”,不要“人情”;②要“人情”,不要“竞争”;③既要“竞争”,也要“人情”。从提示语的表述看,暗含对第一种观点的否定(如“激烈的竞争真的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体贴和关爱吗”中的“真的”),第二种观点与材料提供的大的背景、默认的前提(“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人们的生活节奏将加快”“在充满竞争的工作环境中”等)也不吻合,因此,第三种立意应是最为准确的。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人情”,不只是竞争对手之间的友善、合作、互助,也可以扩大为家人的“温情与关爱”。当然,如果你在文章中去大谈“竞争”或“人情”的重要性,或是写利用“人情关系”去取得竞争的胜利,就偏题了。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神维纳斯的雕像残失双臂,许多艺术家想使她复原,但所有的方案都难尽其美,也就是说,如果维纳斯双臂健在,她就可能与其他女神雕像无异,甚至毫无特征。这不禁使人感叹:大自然给了你最出色的一样,就不肯再给你另一样;甚至为了完美,它不惜给你制作一个缺憾。这种情形也经常印证在我们的人生、事业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