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小雷高考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一线通:名句名篇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0/10 17:15:2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9430字。
邢小雷高考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一线通
山西省阳城一中    邢小雷
本人吐血编创2008高考应考秘笈。本考点分四个部分阐释:
一、领先起跑线(基础知识)
二、捷径金手指(应考秘笈)
三、高考加油站(备考粮仓)
四、冲刺助推器(牛刀小试)
在四个部分中,对大多备考资料都作过详尽介绍的“基础知识”只作极其简略的提示,而将重点放在了“应考秘笈”的指点和详解上,这部分内容是本人和国内语文同仁教学经验的结晶,是金牌语文教练高考致胜的法宝。“备考粮仓”部分以附录形式提供高考必须掌握而且行之有效的易考点易错点。“牛刀小试”部分结合前三部分的讲解拟出少量具有指导性、纠错性、预测性的精品题目,供学生巩固提高。
拥有《一线通》,高考路畅通。
用好《一线通》,名牌路路通。
第十一考点  名句名篇
领先起跑线(基础知识)
对“名句名篇”的考查,可以说是历年高考的传统项目,是比较容易得分的考题之一。以往,“识记中国名言警句”是考点“文学常识及文学鉴赏”的组成部分,直到1997年的语文《考试说明》才把它单列为一项,这也充分说明了高考突出了对它考查的重要性,但1999年的《考试说明》又删去了“中国名言警句”,以致1999年到2001年的语文高考试卷没考查“名言警句”。不过后来又开始考查了,且考查的范围在原来的基础上似乎又有所扩大——“名篇”又纳入了考查范围,因为“名言警句”就其本质而言,充其量是“名句”,“名篇”中的句子又不全是“名句”(过去基本上考查的是“名篇”中的“名句”)。“名句名篇”在2001年列入《考试说明》,纳入“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考查范围中,具体考点为“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名句名篇”已独立出来,不再作为“文学常识及文学鉴赏”的附庸。由此,把对“名句名篇”的考查又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从2002年起,在各类高考语文试卷中均有体现。
一、命题特点:
从近年来的语文高考情况来看,对“名句名篇”考查的命题走向有这样一些特点:
1、从题型上看,背诵填空不但在目前,而且将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是主要形式。不仅仅是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就是近十多年的语文高考试卷(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无论是夏季卷,还是春季卷),对“名句名篇”的考查,基本上是填空形式,估计以后要突破这种题型为时尚早。
2、从内容上看,考查的是从古至今的牵涉到思想道德、理想追求、人生价值、勤奋惜时等方面,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精辟、寓言深刻、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较强的启迪作用的“名句名篇”。可以这样说,考查的大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多为能促人上进的内容。2002年全国卷,考查《劝学》中的句子,北京卷考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子,江西、山西、天津卷考查《师说》中的句子;2003年全国春季卷也考查了《师说》中的句子。所考查的“名句名篇”基本上是注意它们的思想性,过去的高考往往也是如此。
不过从2003年开始,考的“名句名篇”倒是有侧重于它的艺术性的倾向,如绘景:《登高》(全国卷)、《归园田居》(上海卷)、《寄扬州韩绰判官》(上海卷);摹声:《前赤壁赋》(北京卷)、《琵琶行》(北京卷);抒情:《无题(其二)》(上海卷)、《陈情表》(全国卷)……这一点情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说不定以后对“名句名篇”的考查除了注重其思想性,艺术性也不容忽视。
3、从范围上看,以课本内容为主。2002年、2003年这两年各类高考语文试卷中除《论语·雍也》外,其他“名句名篇”都出现在新编的高中语文教材中。上海卷中出现的考查杜牧诗《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句子,尽管不是教材的正文内容,但它是姜夔词《扬州慢》的注释内容,也可看作是课本内容。
估计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甚至更长时间内“以课本内容为主”这个大方向不会变。
4、从考查对象上看,“名句”依旧,但“名篇”来势强劲。2002年全国卷的《琵琶行》、《劝学》,江西、山西、天津卷的《师说》,2003年全国卷的《论语》、《陈情表》,全国春季卷的《师说》、《琵琶行》,北京卷的《前赤壁赋》、《琵琶行》,这些都是“名篇”。特别是“名篇”中的“名句”,更有机会出现在考查的舞台上。
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传统名篇与新编高中语文教材之间的关系,在“名篇”中的“名段”的默写上要下一些功夫,眼光不能光盯在一些“名句”上。
捷径金手指(应考秘笈)
一、根据以上对“名句名篇”考查的命题走向的一些探讨,可以有这样一些应试对策:
1、以“本” “纲”为主,突出背诵重点,兼及其余。“本”即课本,“纲”即大纲,课本及大纲要求背诵的篇目一定要掌握。
2、要扩大阅读面,留意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名言、格言、警句等,特别是那些散见各处,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名句”。
3、要注意大纲上没有涉及,但和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名句”,特别是教材上注释中出现的句子(有一些也很难说得上是名句)。
4、要密切注意“回笼篇目”,以及全国卷与地方卷之间的一些关联之处。综观近十多年的高考试卷,尽管高考命题历来是回避熟题或出现过的材料,但对“名句名篇”的考查,似乎不是这样,有时会出现“老面孔”,特别是某些“名篇”,重复出现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地方卷与全国卷有时也不回避考过的篇目,甚至考过同一句子,如杜甫诗《登高》中“无边落木潇潇下”一句,就多次被考查到了。
5、“名句名篇”不仅要会背诵,还应了解其含义以及在文中的重要作用。有时,对“名句名篇”的考查除了能背诵诗文中的句子外,还要能对其中的词句进行解释。
6、在背诵“名句名篇”时,还要脑手结合,在背的基础上进行默写,避免出现书写上的错误,尤其要注意那些繁难字和易错字,考试时最好用楷体书写。
7、应养成整理、积累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背诵和识记的技巧。一下子背上教材或大纲上要求背上的“名句名篇”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在平时背诵的基础上注意整理、积累。日积月累,就能较好地完成《大纲》与《考试说明》交给我们的任务。当然掌握一定的背诵和识记的技巧也是有必要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