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与王维比较探究专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0/14 17:33:2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500字。肖邦与王维比较探究专题
如果说要在十九世纪的欧洲乐坛选出一位用音乐来表达田园诗般优美意境的大师,人们可能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肖邦。这位才华横溢的钢琴诗人,音乐作品是那样地引人入胜,尤其是他的24首前奏曲和21首夜曲,洋溢著中国古典田园诗歌般的幽雅、宁静的美。肖邦不刻意追求意境,但他的许多小品中的每一个音符,每一段乐思,都充满著东方艺术家推崇备至的“神韵”,让人想起中国唐代大诗人王维空灵而意境深远的山水小诗。令人惊讶的是,一个波兰音乐家的作品,为什么能够与中国古典田园诗歌在艺术表现风格上产生异曲同工之妙呢? 
把一个十九世纪的欧洲音乐家与八世纪的中国古典诗人相提并论,似乎让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然而,我们在肖邦与王维这两位艺术大师身上,的确能够找到不少非常相似的地方:他们都热爱山水田园,向往和平宁静的生活;性情都远离世俗,清高孤傲;其作品都以小品见长,大都韵律生动,风格恬淡,清新简约,富有水墨画般的优美。他们简练的作品结构,白描式的主题,为人们营造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更重要的是,在肖邦的钢琴小品中,我们体验到了古代东方艺术家典型的艺术表达方式,那就是:轻灵和含蓄。 用文学的眼光来解读音乐,其实并不新奇。音乐与诗歌,本是艺术大家庭中的两个同胞兄弟,一首好诗,不仅应当在意境上出类拔萃,耐人寻味,而且在音节、节奏和韵律上具有音乐的美;而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是发自心灵的回响,是大自然的天籁之声,是美感在艺术的蓝天白云间自由自在的翱翔,它与诗歌在意境的巅峰之上汇合,能够映射出艺术王国的无限风光。 
就个性而言,肖邦是一个沉默寡言,性情内向、敏感的人,他对自己的祖国波兰一往情深,甚至在去世前也嘱托定要将自己的心脏运回故土。他的这种爱国情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故乡的自发和质朴的眷恋之情,而与政治无关。肖邦也是一个不喜欢热闹和世俗虚名的人。由于身体的衰弱,他回避了欧洲上流社会喧闹的舞台和动荡的政治生活,在远离尘嚣的地方为自己筑起了小小的蜂巢。按照李斯特的说法,肖邦的生活没有冒险,没有波澜,没有插曲,而感情和印象便构成了他生活中的主旋律。作为一位性格内向的艺术家,肖邦擅长用音乐抒发自己的心灵,他把对祖国和故乡的思念,以及内心世界的冲动、痛苦和狂喜,全部倾注到自己的作品之中。以至于有人说,肖邦的创作不是在演奏钢琴,而是在和钢琴交谈。他的许多钢琴小品就像寂寞山谷中盛开的无名小花,充满著恬静而美丽的情怀。 
王维是一位伟大的孤独者。安史之乱以后,他开始远离现实,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创作了一批轻灵优美的写景诗篇。作为盛唐时期多才多艺的杰出艺术家,王维不仅文采斐然,而且是出色的画家,同时他还擅长音乐,因此在他的山水诗中不仅充满著极其空寂的情怀,而且还带有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美。广博而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陶冶,使他对田园山水景色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洞察力。他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在音节和节奏上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    
艺术是相通的。音乐和诗歌,都是时间的艺术,用文字或音符来表现大自然的美,这是王维和肖邦最大的共同之处。而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艺术家的心境。当两位艺术家采用截然不同的方式表达美的时候,只要拥有相似的审美情调和相似的心境,他们所营造的艺术效果往往会有惊人的相似。1836年,肖邦创作了一首《A大调前奏曲》,这首风格沉静安详、只有8个小节的音乐短章,与王维的那首意味隽永的小诗《辛夷坞》无论是结构还是在风格和意境上,都有奇妙的相通之处。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