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800字。[王蒙]《红楼梦》与中国文化
主讲人:中国作协副主席 王 蒙
坛主小传
王蒙,当代著名作家,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曾任文化部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等职,现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等职。从1953年开始创作至今,他一直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最具有活力和探索精神的作家之一。已发表文学作品近1000万字,19岁开始写的处女作《青春万岁》至今一再出版不衰。
核心提示
《红楼梦》就是中国文化,谈《红楼梦》就是谈中国文化,《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和窗口。《红楼梦》表达出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心理方式以及中国人的人生命题。
我为什么要选“《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这个题目呢?《红楼梦》是一个很好的话题,既可以用自己的观点、经验解释《红楼梦》,也可以用《红楼梦》的故事、见解来解读自己的经验、观点。我们如果只是谈自己的创作显得狭窄了一点。
其实《红楼梦》就是中国文化,谈《红楼梦》就是谈中国文化,《红楼梦》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毛泽东主席曾经有一句名言:中国有什么呢?中国有悠久的历史、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另外还有一部《红楼梦》。我今天着重谈的是《红楼梦》里面所表达出来的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心理方式、一些中国人的人生命题。
家国之思,兴亡之叹
第一个问题,我想谈一下《红楼梦》的家国之思与兴亡之叹。“家国之思、兴亡之叹”这是中国特色。中国人谈到国的时候,都是联想到家。我们现在讲国家,既指国也指家,所以儒家的士人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的观念,跟外国不一样。外国“家”就是“家”,“国”就是“国”,“家”是family,英语里有三个词都可以翻译成国家,states主要指的是政体和政权,country指的是领土,nation指的是民族、人群,但是都和family没有关系。中国不管什么时候“家”与“国”都有关系。
《红楼梦》所描写的家里除了有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外,还有几层关系。主奴关系有两面,一面可以说是阶级斗争关系,主人对奴才控制、压迫、主宰,甚至于要奴才的命。但是它也有另一面,就是由于奴才的思想受到控制,也由于实际的生活水准,不想回自己的家,不想得到自由,想得到的是在贾府内部相对好一点的生活。这个家里还有一些特殊人物,我指的是半奴半主的人物——姨娘、妾,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二奶。有些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比较激烈批判态度的人,认为姨娘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是一种奴才文化,卑下、没有尊严、没有原则,往往又是一种争风吃醋、加害于同类的文化。除了姨娘外,还有另外一种完全不相同的人,那就是寡妇。旧中国讲究三从四德,从一而终,因而守寡在《红楼梦》里就算是相当受赞扬受尊敬的了。当然,它的另一面是极端的痛苦。
那家国之思,思什么呢?就是思这个家已经没有前途,正在酝酿着衰亡和没落,充满着悲凉,就如鲁迅所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红楼梦》从一上来就不断地讲,外面看着还可以,里面已经渐渐地空了,已经寅吃卯粮了,花的钱像流水一样,进项越来越少,而且长期寄生的生活,使他们像一群废物、一群寄生虫那样地生活。他们只知道穷奢极欲、吃喝玩乐、养尊处优,而没有任何人在那里考虑生计,只考虑自己的利欲、支出祖上的积蓄,而没有考虑要有自己的积累,自己的贡献,没有这样的人。
所以通过写一个家庭,也看出来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兴亡,还可以说盛衰,这既是政治概念,也是社会概念,也是历史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