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讲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4 8:18:2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660个字。
济宁市“中学语文读写整体改革”
实验学校实验结题材料
 中 学 语 文
“讲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结 题 报 告
济宁市任城区大唐中学  
  杜本堂
二〇〇三年五月三十日
中学语文
“讲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摘要   语文教学模式,一直是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笔者在二十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制约语文教学实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相互脱离、各自为政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是其中最根本的因素。
许多兄弟学校,在这方面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也摸索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像上海六十中学的“三段四课”、莱州四中的“四课”都是其中比较完善的教学新模式。
要想使语文教学具有实用、高效、可持续的特性,就务必从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入手,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高度的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理论指导,有范例参照,有实践演练”的“一条龙”式的自动化学习过程和方法,经过三年的教学实验,我校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有着较系统的理论基础和较实用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
我们将这种教学模式定名为“三段五课三问教学法” ,其特点是:“讲为教法指路,读为实践印证,写为延伸创新”,是该教学模式的三个阶段,是为“三段”;以“朗读课→预习课→讨论课→点拨课→总结课” 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步步落实,根据实际,有所侧重为教学理念的课堂教学,是为“五课”;以“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以及它的变形贯穿始终的三个问题的解决为教学的中心内容的教学思路,是为“三问”。
关键词   讲授  阅读  写作   三段  五课   三问  教学模式
正文  
一   “三段五课三问教学模式”的理论根据:
语文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学习。因此“讲”、“读”、“写”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三个环节,只有这三个环节都做到了位,才有可能实现语文四种能力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是做到“讲”“读”“写”三个阶段的各自到位与其间的相互关联和依托,使之成为互相连动的三个环节。叶圣陶先生“教材是例子”“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是这种教学模式的雏形,也是理论上的依据。
二   “三段五课三问教学模式”的主要构成框架:
“三段”,就是指教师的讲授,学生的阅读和学生的写作。“五课”,就是“朗读课→预习课→讨论课→点拨课→总结课”相互连动的五种教学课型并用。“三问”,就是关于内容,形式以及内容与形式间的关系的三个问题,它们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具体表现是有所不同的。在阅读时,它的具体形式是: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它是怎样写的?它为什么这样写?而在写作时,它则表现为:我要写什么?我打算怎样写?我为什么这样写?
三    “三段五课三问教学模式”需配备的设施以及课时:
设施:需要根据教学班级的人数,开辟相应的语文实验室即有一定数量的中外名著以及各类图书、报刊杂志,同时配有能够满足参加教改实验使用的阅览室。与此同时,除了实验教师要参与管理语文实验室外,学校还要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常规管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