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教学模式阶段总结
作者:华明升 时间:2007/1/23 10:21:2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512
“问题导学、合作探究、训练反馈”三个阶段是比较符合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的,而且很符合学生升学的实际。
我们的现实是学生的整体状况不尽相同,老师的水平也不尽相同,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成绩这样做是很有实际效果的。
一、 问题导学阶段
我们是整个教研组共同制定问题,供全体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这些问题都是最基础的,是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掌握的。这很有利于学生落实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但是,我感觉在这一阶段的处理不是很好,究其原因,可能有:1、老师们的知识局限性;2、时间的限制;3、学生水平的差异;4、领导听课后在评课时的导向。
我想说的是问题导学中的问题除了集体教研统一制定外,还有至少两种途径可以提出:1、让学生自主看书后自己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解决一部分,真不会的,再在全班提出来;2、老师除了出示集体教研时共同制定的问题导学中的题目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添加一些题目,争取能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而且出示的问题可以是组的形式出现,目的也应该是检测性的。
二、 合作探究阶段
在这一阶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了他们在探究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成功的感觉,而且也学会了怎样与人沟通的技巧。这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借助外力解决自己不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当然,我也认为合作探究是应该有问题可以合作 并值得探究的。但是,我也认为合作探究不应只流于生生之间的小组合作探究,而且探究的题目也不应该只是老师在集体教研时所列的几个题目。合作探究的问题应主要来源于学生在问题导学中解决不了的;(这也就是问题的生成,我们应该给学生产生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应该充分相信我们的学生)第二个来源应该是我们的老师除了出示集体教研时所列题目以外的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补充的。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合作探究更重要的是该作为一种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手段提出来,而不是非得弄几个问题来探究,这要看具体的文章,不应该搞千篇一律 。
三、 训练反馈阶段
这一阶段,是检查学生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的重要阶段,也是为老师准备下一阶段的备课做准备的关键环节,是学生落实课内知识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成绩、能力、以及学习课程的积极性都有极大的帮助。试想有哪一个学生不希望自己在路考试中能够出类拔萃的,如果他们的愿望每次都不能得到实现的话,还有哪位学生会对学习感兴趣。无论是从学生落实知识形成能力,还是从提高升学率、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等等方面考虑,我们都有必要进行这一阶段的训练。
学校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题目的设置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美位老师也都积极去实践。特别是在题签的设置方面,老师们都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我想这样虽然训练了我们老师的能力,但是我们现在还不是专家,出得题目毕竟还是粗糙了一些,而且针对性也不一定强。我知道我们的学生每人每天都要作大量的练习,这样往往把学生反思总结的时间都挤掉了,到最后效果也不一定好。
我想说的是做题一定要做,但是不一定非得在量上下功夫,我们更应该注重向质上要效果。题不在多,在精,学生要能承受,而且效果要好。我们是不是可以选一些成套的题,比方说一课三练之类的配套练习。这只要是能够结集出版的东西一定是通过专家研究的,比我们在网上直接找一些东西印一印要好的多。这样还可以节约纸张,更可以避开我们学校印刷时间往往不允许的情况。
谢谢各位领导老师,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拙见,可能有不对之处,恳请领导不吝指教。我要声明的是:以上所写句句是我肺腑之言,而且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仅供领导参考。谢谢!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