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70字。
六种审题立意的方法
一、 审题揣摩法:审体裁、审范围、审题意
提示:审题三步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借助锯来加工木材,将其裁制成人们需要的那种规格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有这样一种体验,不管是人的作用力发挥,还是锯条在木材中运行,总是既有“进”的方向,也存在“退”的姿态。而正是在对这样一种“进”与“退”的深刻把握之中,人们完成了工作,满足了自己生活的需要。
根据上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审题:
这一篇材料作文,首先要看清材料,把握材料中的主要信息。材料中的关键词是“进”和“退”,材料告诉我们:深刻把握好“进”和“退”,就顺利完成工作。其实这是一篇以“进”和“退”为话题的作文。写作范围以“自选角度”即可写“进”也可写“退”,还可以写“进与退”。
(1)解题——是什么
进:好:前进、拼搏进取、积极上进、勇往直前、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开拓创新;闯
坏:激进、冒进、盲目蛮干、急进,不加审慎不顾后果做事
退:好:退一步海阔天空,以退为进,迂回前进,宽容忍让,重新认识自己
坏:逃避现实,退缩,畏难
(2)进与退的意义及危害——为什么
为人处事,迎难而上,拼搏进取,开拓创新,有股闯劲,这是成功的关键。(一切积极进取的人和事都可用例子)但不顾实际地蛮干,过于急进,不加审慎不顾后果地冒进就会得不偿失。(贪污受贿、为金钱利益出卖灵魂、豆腐渣工程等)
适时的退让人审慎地认清形势,适度的退能让事情柳暗花明,明智的退能好地进,但退要有原则,不是时时事事都可退,当退则退,不当退则要坚持原则,如关乎人格、国格尊严等。
(3)如何正确对待“进”和“退”——怎么样
一个人要有拼搏进取的精神,要勇于开拓创新,但不能冒进、激进蛮干,要审时度势。
在“山穷水尽凝无路”之时,不可盲目进取,要退一步寻找新的路径。遇到困难不可逃避。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在世,每时每刻都需要“辨”,例如辨色,辨音,辨味,辨高低,辨长短,辨清浊,辨好坏,辨真假,辨虚实,还要辨方向……因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色彩纷呈,常常是好坏参半,鱼目混珠,真假难分,只有用心地“辨”才能分清真假好坏,才能认清东南西北。
请以“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审题:
(1)解题:(是什么)“辨”就是区分、辨别、认清,辨别清楚真假好坏,区分清楚善恶清浊。
(2)为什么要“辨”?(为什么)
因为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存在许多诱惑和陷阱,稍不留神就会跌入陷阱粉身碎骨。一定要用心去辨清、辨明,才能平安到达人生的终点。
怎么去“辨”?(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