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00字。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导语:
秋天是个多情的季节,它总会在不经意间撩拨起文人的无限情思。在秋天里,有人豪迈,有人感伤;而反过来呢,山川草木原本无情,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有了“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的孤独,便有了“碧云天,黄叶地,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今天,我们就来接着学习此类散文中的佳作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来追随作者的足迹一起去观秋色,闻秋声,感秋意,品秋味。
一、 授课步骤:
1、品读第二自然段。
师:故都的秋, “秋意”“秋味”为何?(学生集体说出——清、静、悲凉)
大屏幕上闪现出的三个词道出了十足的秋味,清闲、寂而无声、悲凉中的落寞、无奈而忧郁的感触。这三个词出现在文章开端,作者开宗明义,把北国之秋的特点涵概于一句话中,下面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相关语句,即文眼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师:读过第一自然段后发现全文重点却是写景,而剩下所有秋味的传达全借助于5幅秋景图,首先回顾一下,这5幅图分别是什么?(提问展示图景)(庭 院 秋 晨,秋 槐 落 蕊,秋 蝉 啼 唱,秋雨话凉,北国秋实)
那么,本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两段文字,采用品悟式阅读法来鉴赏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感情。
首先看一下教学目标,大屏幕展示:
1品读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手法
2品悟作者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
那么,完成任务的关键是一种阅读方法——品悟式阅读法。什么是品悟式阅读法,它的具体操作流程是什么?(展示目标)
(品悟式阅读法运用流程:明标导悟、试读初悟、深读品悟、熟读积累、创新运用)
【明标导悟:明确学习目标,潜意识明白要完成的任务,从而启动内化的语言动力。试读初悟:在尝试性阅读中初步感知语言的内容(这一节以看听为主)深读品悟:要求揣摩品味,在看听基础上以“思”促进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的转化。熟读积累:体会文字表层中隐含的作者的情感,整理、吸收、品悟、明白之后,熟读;创新运用:强化语言的实践运用,迁移创新,诸如仿写运用等】
师:首先我们来用品悟式阅读法来鉴赏第三段(目标:技巧、情感)请一位同学朗读这一段。
师:本段以描写景物为主,秋景中作者选了什么?(秋天的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