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30字。
让“比喻”为高考着色
(huangliutong)
教学目标:
1、再现比喻在高考题中的分布,归纳跟比喻相关题型及其解题规律。
2、掌握比喻的基本用法及其效果。
3、指导学生用正确的答题规范回答问题。
4、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比喻这一修辞格的基本用法,教会学生规范答题,总结一些常见题型的答题规律。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讲授,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消除对比喻的模糊认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讨论法。组织有效地讨论,会激活学生的思维。
3、练习法。通过一些经典的练习,使学生掌握比喻及有关题型的解题规律。
课堂类型:复习课。
教学要点:
明白《高考考试说明》中关于比喻的要求,把握高考的方向,通过复习不同的题型,明确其在高考知识点中的分布情况,探讨一些常见的解题技巧。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由含比喻的相关诗歌导入
二、揭示概念,把握特征。
1、再现考纲。
《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八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A、能够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作用。
B、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
C、能够根据要求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
2、揭示概念。(我们今天研习的主要是比喻的用法)
三、比喻在高考题型中的分布
1、客观判断题(3分)
2、语言表达题(6分)
3、现代文阅读中(4-6分)
4、诗歌鉴赏题(4分)
5、写作中(分值不等)
四、客观判断题(多是考查对修辞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及表达作用的判断)
例如:1、下列四句中没有使用比喻的句子是( )
A、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B、鲁迅在一篇文章里,主张打落水狗。
C、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各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D、这是一种像个小钟似的紫色的花,像“满天星”菊花似的密密麻麻簇生着。
E、又有一次,读谢冰心的文中,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
F、“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G、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