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00字。
初三作文备考教学感想
作文是中考语文的重头戏,150分的卷子占了60分,作文的好坏关乎语文成绩的高低,所以一直来倍受人们的关注。初三阶段作文如何复习,
我觉得任何对策都必须与本人的教学、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从中考作文出题方向与学生实际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复习之路,才是最佳对策。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讲:一现状分析,二教学对策,三教后反思。
一、现状分析:
(一)中考考题现状: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作文考题呈现这样一些特点:
1.贴近实际。试题涉及的生活话题和思想内涵,都比较贴近考生实际,符合初中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他们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2.淡化文体。许多地区的写作试题都明确提出“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的拟定,也从以往的例题作文变为半命题作文,甚至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只要围绕所规定的范围或话题,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及至寓言、童话都行。这就给考生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发挥了他们写作的特长。
3.语言表达比重越来越大。初中生的写作训练要着力提高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新《课标》指出学生要有创意的表达。
那么,学生的答题状况是怎样呢?
(二)学生现状:
本人参加了三年中考语文作文评卷工作,从阅卷中看出,学生作文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类作文不多;中等程度的作文雷同题材多;审题不清,不符题目要求;缺少真情实感,无病呻吟;没有文体感,选材视野不开阔;立足点不高,思考不深。究其原因,我认为他们生活阅历较浅,接触面窄,经验不多;阅读量少,阅读面窄,思想情感贫乏;加之学业负担重,忙于应付理科。这种情况下,初三阶段的作文教学该如何进行呢?我们的做法是:在日常教学中,主抓学生的素材积累,到了总复习阶段,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和技巧点拨。
二、教学对策:
(一)日常阶段教学,我们主抓素材积累。
1、生活积累
文章要做到内容充实,叙事感人、情意真切,才为获取高分奠定基础,这就要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积累,能在观察的同时,主动地把生活中鲜活的事例储存下来,然后进行加工并转化为写作的材料。许多学生感到生活面较窄,每日生活就是家庭学校家庭,甚至就是学校,感觉离社会较远,生活较单调。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机会去拓宽生活面,参加社会实践,多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多交朋友,多接触大自然,同时我们更应引导学生理清生活层面:校园生活;家庭生活;路途见闻;同学友情;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旅游;所在城市的情况。层面一旦理清,学生大脑中采集的自然与社会的信息就多了,写作的素材也丰富了。这样,生活的源头活水流淌,作者笔下就会佳作迭出。要引导学生不仅要“深”入生活,而且要用“心”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去捕捉并蓄积生活中难忘的“每一细节”和“每一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还要让学生感悟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到生活的多姿多彩也领悟到生活的内涵和真谛。通常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和随笔。
当然有了材料,不等于就有了好作文,还需要进行加工表达,因此平时的训练显得格外重要,这就需要老师的点拨。写生活,不是把生活原原本本放进纸上就算了,对待任何创作素材,都有一个选择、提炼的过程,这也是决定最终能否把生活事实写成一篇好作文的关键。所以,教会学生创造性地利用材料变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