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3道题,约6460个字。
宝山区初三语文质量测试
第一部分阅读(86 分)
文言文(共38 分)
A 组:供使用日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15 分)
1 . ( 1 )好山好水看不足,
(2) ,芳草姜姜鹦鹉洲。
(3)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 曹刿论战》 中曹刿认为可以“逐齐师”的理由是“ ”
( 5 ) ( (扁鹊见蔡桓公》 中,蔡桓公鄙视扁鹊医术的一句话是“ !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2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好:
3 ,既克,公问其故一 故:
(三)阅读下文,完成4 一6题《 7 分)
周亚夫军细柳(节选)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觳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4 .《 周亚夫军细柳》 选自《 》 一书,作者为西汉文学家、史学家 5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6 .上文详写汉文帝劳军的经过,其目的是为了表现 ( 3 分)B 组:供使用S 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15 分)
1 . ( l )秦时明月汉时关, 。
( 2 )十岁裁诗走马成, 。
( 3 ) ,天气晚来秋。
( 4 )屠乃奔倚其下, 。狼不敢前 。
( 5 )《 登泰山记》 中描写大风猛烈的句子是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2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足:
3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修:
(三)阅读下文,完成4 -6题(7 分)
醉翁亭记(节选)
①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褛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 .本文作者是 (朝代)文学家 (人名)( 2 分)
5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6 .第① 段描写了山间不同时间的景色,在欣赏过程中作者的心情 的。(3 分)C 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用本)的考生完成
(二)默写(15 分)
(1)纸上得来终觉浅,
(2) ,此日中流自在行。
(3) , 百姓苦;亡,百姓苦。
(4)《 曹刿论战》 中曹刿认为可以“逐齐师”的理由是“ ”
( 5 )《 黔之驴》 中,老虎终于认清驴子本领后的心理活动是“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2 .余幼督书,家贫难致 好:
3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彻:
(三)阅读下文,完成4 一6题《 7 分)
口技(节选)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稍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苦,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 .《 口技》 选自《 》 一书,该书为清朝人 所著。(2 分)5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6 .上面文字着重描写了口技艺人表演“深夜失火及众人救火”的场景,借此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