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90个字。
《克隆技术与人类未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
安庆七中 王 飞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文字表达、加工分析资料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4. 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发展的兴趣和基本的科学道德观。
活动准备:
1. 一周以前,布置任务,使学生明确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明确话题:克隆技术与人类未来
2. 指导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采访等多种方式,了解克隆技术及其发展情况。
活动过程:
一、交流资料,深化认识
1.根据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并结合图文音像等,充分交流对克隆技术的了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讨论克隆技术的应用。
克隆技术的诞生,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的一个组织细胞,像翻录磁带或复印文件一样,大量生产出相同的生命体。那么,克隆技术怎样应用,才能有益于人类呢?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拓展思路。(如,将克隆技术应用在园林业、畜牧业、农业、医学等方面)
二、自选范围,分组交流
1.根据克隆技术的应用范围,分为农业、园艺、畜牧、医学等小组,兴趣一致的同学可结为一组。然后展开想象,说一说想克隆什么,看谁的想法奇妙,最有益于人类。
2.同组的同学在同一范围内,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保证全员参与,每个人都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在公平、民主的竞争氛围中选出一名代表参加班级比赛。
三、展开竞赛,全班交流
1.教师介绍比赛规则: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英国科学家罗特布拉特曾说:“我担心的是人类科学中的其他进步,会导致比核武器更易获取大规模破坏的手段。”这就要求我们的科学家要有科学良知。据此,本次评选“未来克隆小专家”的标准有两条:一是想法奇妙,想象丰富而独特;二是有益于人类,能够促进人类的健康、和平与发展。
2.各小组派选手参赛,要求表述清楚,态度大方。其他同学做评委,按比赛规则进行评价。评委可以询问选手,选手也可以结合自己所想象的内容与评委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