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410字,第一次模拟考试学生考场作文,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指导,为高考做好准备。
作文阅卷情况分析
作文题
根据要求作文。
喜爱并走进阳光的人/阴影会更引人注目/但他朝阳的一面/总在反射着亮光/害怕并躲避阳光的人/阴影会躲过人的眼睛/但他本人的整个存在/也裹在一片灰黑之中
(杜运燮《光和影》有删节)
这些诗句引发了你哪些遐想?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感悟。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③不要写成诗歌。
一、 学生作文审题立意的大致情况:
这次作文,从审题上看有一定的难度,要完整地把握诗句的内涵,既要兼顾“阳光”与“阴影”两个方面,注意辨证思考,走进阳光又不回避阴影;又要思考阳光和阴影的寓意,在次基础上再展开遐想,立意才不会偏离,也才会有深度。学生作文比较好的立意角度主要有:
(一)把阳光理解为“优点、长处”,阴影理解为“缺点、不足”,有的同学写“走进阳光”要敢于在众目睽睽下展示自我,不要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如《走进阳光》《勇于面对阳光》《我型我秀》。
(二)把阳光理解为“成功与辉煌”,阴影理解为“挫折和失败”,写要敢于奋斗拼搏不能害怕失败。如《阳光总在风雨后》。
(三)把阳光理解为“乐观开朗、积极向上”,阴影理解为“悲观封闭绝望”,如有的学生写《拥抱阳光》《让心灵充满阳光》《剪一束阳光贴在心窗》。
(四)谈光与影的辨证关系并由此展开联想,如《光与影的启示》《光影遐想曲》。
(五)着重从一个方面来谈自己的感悟,如《生命之光》《追寻生命的光亮》;《直面阴影》《正视阴影》
二、学生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思考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题偏差或失误(偏题或离题)
为什么这次有那么多同学审题不当?除了题目本身有一定审题的要求之外,我想恐怕是很多学生还没有读懂诗句,没有审清题意就匆忙动笔。“阳光”代表什么?“阴影”代表什么?两者有怎样的关系?何为“走进阳光”?何为“躲避阴影”?诗句的主旨是什么?它给我们那些启示?这些问题没有想或者没有想清楚,就去写,立意就会有偏差。有一个典型的离例子《我的阴影与明日阳光》……
审题失误具体表现在:
①就诗歌本身进行演绎,把它当成“扩写”。不能化解“阳光”的寓意,只是就阳光的本义写来写去。
②不顾材料,自说自话,有一些学生将自己平时写的作文直接搬过来,套也不套。如《奉献是一种美德》《得与失》。
③穿靴戴帽式的套题。
④抓住诗句中的某一点来立意,立意似是而非,论述过程中游移不决
[思考]:我们在想,高考未必在审题上给学生设置很高的门槛,但审题是必须的,即使是命题作文,如《我想握住你的手》《别让眼睛老去》《为什么我的双眼含着泪花》《回眸》《要向远处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