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20字。议论文写作指导 ——基础篇
议论文写作中的例证分析法
一、因果分析法
在叙述事例之后,说明事例的原因或结果与论点的关系。当事例带有结论性时,就分析其根源,即由果溯因;当事例带有缘由性时,就分析其结果,即由因求果。
例1:法国著名数学家费尔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陪伴着会议厅。研究数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但他却在数论、概率论、解析几何等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什么费尔马在政坛勤奋一生,却没能结出硕果,而在数学方面成绩斐然呢?这是由于他没有搞政治的天赋和特长,在数学方面却具备非凡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由此看来。门捷列夫所说的“终生努力,便成天才”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努力与成功》片段)
例2:成功的人,无不是相信自己的人。这是一种自信,一种人生的饱满。相信自己,我有我的原则;相信自己,我有我的判断;相信自己,我的命运由自己主宰;相信自己,不在纷纷流言中乱了阵脚!比尔盖茨中途放弃了哈佛,毅然退学,不顾身后有多少人说他“昏了头”,因为他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会在软件开发上有所成就;武则天,每做出一事便不动摇,不因臣子议论而妥协,因为她相信自己的智慧与果敢,更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不在众人议论下放弃自己的立场,不作随风倒伏的墙头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摆出一副倾听的耳朵》
练习:“从谏如流”并不等同于“亦步亦趋”,我们应有所取舍,去粗存精,舍害存益,否则。必将适得其反,未受其益,先受其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从谏如流”上把锁》
二、假设分析法
在列举事实论据之后,紧接着提出与论据相反的假设,并引出相应的结果,从而证明原论点的正确性。
例1:有人把科学家有重大发现、发明的原因归结为偶然的机遇,这实在是一个谬论。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指出:“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试想,如果弗莱明不是一个细菌学专家,或者对葡萄糖没有历经数十年的研究,或者粗心大意,把发霉的培养液随手倒掉。那他还能成为青霉素的发明者吗?《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例2:思考着倾听,这是多少仁人志士的心声。俞伯牙与钟子期以乐会友,铸就了高山流水的知音情。倾听与交友、与生活、与成功是密不可分的。楚怀王若能思考着倾听,屈原不会怀着无可奈何的愤恨自投汨罗;失败者若能学会倾听,不会承受再次失败的苦痛;悲哀者若能在静静的思考中倾听别人的劝导,快乐的阳光终会洒满他的发际眉梢。
——《思考着倾听》
三、条件分析法
在叙述事例之后,分析论据存在的条件,从而揭示论据与论点的逻辑关系。
例1:邰丽华等人……经历重重磨难,表演出了震撼人心的《千手观音》。这是何等的坚强啊!其实,坚强就是要用柔弱的双肩担负起命运不公的重担。只有坚强地面对,才能在无声的世界中,克服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困难,舞动出音乐的旋律,表演出绝美的舞姿。(《坚强的力量》)
练习:成功的人,也是善于听从别人意见的人。这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的大境界。善听别人意见,是虚怀若谷;善听别人意见,是从谏如流;善听别人意见,集众人智慧于一身,照亮人生道路!___________。
——《摆出一副倾听的耳朵》
四、意义分析法
在叙述事例之后,用精练的语言评判事例中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境界或其所作所为的价值、意义等。
例1: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智者。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没有顾及衣物、家具、财产,甚至没有顾及生命,他从熊熊大火中救出的是几箱书籍。他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的是启迪心志、净化心灵的真正财富。正确的舍弃,使他的人格独具魅力。(《舍得》)
例2:让我们回到那段令人惊悸的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伤害史中去,去看一看那些海洋天空一样广阔的心胸。沈从文请黄永玉“到这边来看荷花”;杨绛在斗室中精心布置,等待与钱钟书的重逢;汪曾祺在自然中品茶饮酒、寻找乐趣……这些看似优雅从容的舞步,有谁知道是旋转在难以愈合的心灵伤口的?他们承受了疯颠的历史对每一个清醒者在人格与人性上的践踏,他们包容了苦难的生命质地,包容了绝望的生存境遇。惟有如此,才能在颠倒的乾坤间仍然挺直脊梁,才不曾放弃生命的尊严,才能等到后来的天海澄清,千秋光明。 ——《包容》
练习: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这样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反对者的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宽容是阳光》
五、比较分析法+归纳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用与所述事例在某方面相同或相反的材料进行类比或对比,从而揭示出材料的意义,发挥事例的论证作用。
归纳分析法:通过若干个别事例,概括综合出它们的本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