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60字。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学案:怀古诗
编制:房伟
高考题回顾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金陵晚望金陵图
高蟾韦庄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答: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难画成的。
什么是怀古诗
怀古诗又称怀古咏史诗,它一般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抨击社会现实,或抒发沧桑变化的人生感慨。风格一般雄浑壮阔。
1、咏史怀古诗的类别:
A、咏古迹B、怀古人C、忆古事
古迹——怀想与该古迹有关的人、事
古事——借古讽今借古伤今
古人——A、借古人自比(相似之处)
B、与古人对比(相反之处)
2、思想内容:
A、感慨盛衰(世事)无常B、感慨国运衰微
C、抒发爱国情怀D、评价历史是非
E、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抑郁不得志
F、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3、常用手法:
对比,用典故
高考怀古诗常见题型
(一)、从情感角度:“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05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答: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
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