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660字。
杭州外国语学校2008年高中招生语文考试纲要与考试样卷
一、考试内容及要求
考试范围: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定纲不定本”,凡与7-9年级阶段目标能力层级相符的语文基础知识、文化知识,现代文阅读材料,古诗文阅读材料,写作表达,均列入考试范围。
考试内容包括:(1)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2)现代文阅读能力 (3)文言文阅读能力 (4)写作能力。突出对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考查。
考试的具体目标: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语文基础知识着眼于应用。
1.语音
(1)能正确应用汉语拼音规则,根据拼音作出选择或写出汉字。
(2)能正确辨识常用的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
2.文字
(1)汉字认识量在3500字以上。了解汉字的构造,能根据汉字音形义相结合这个特点认识常用字的含义。
(2)正确书写汉字,能改正常用字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其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迸裂(bèng)对峙(shì)诘问(jié )追溯(sù )
B.匀称(chèng)游弋(yì )龟裂(jūn)散佚(yì )
C.诓骗(kuāng)绾结(wăn)相形见绌(chù )
D.惘然(măng)伫立(zhù)岿然不动(kuī )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罹难修葺丘壑重峦叠障
B.学藉贮藏肆虐根深蒂固
C.荒谬捆缚惩戒辨伪去妄
D.湮没安祥揩油高官厚禄
3.根据句意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建筑是艺术,是的音乐,又是简洁的诗。从寺庙可以读出佛教,从道观可以老子的声音,银行大楼的坚固正透出它的隐忧,茅草屋的却映衬着主人的高洁志趣。任何建筑,不管设计者和建造者是否,其实都在表达一个思想。
A.凝聚抒情教条倾听质朴自愿
B.凝固哲理信条聆听简朴自觉
C.凝重散文信念细听淳朴意愿
D.凝练山水信仰谛听简陋意愿
4.填入下面句子中空缺处的最恰当的诗句是()。
“”,燕语呢喃,落花飞絮,徘徊庭前篱下,缕缕莫名的惆怅和空虚萦绕胸臆。心之深处像是失去了什么,而究竟失去了什么呢?我亦茫然。
A.春色恼人眠不得B.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C.流水落花春去也D.试问闲愁有几许
5.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在中外大学论坛上曾经说过一句话——大学要培养‘不伦不类’的‘四不像’学生。对这句话中所体现的教育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要培养基础扎实的学生。
B.要培养跨学科的综合型人才。
C.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要宽泛些。
D.大学的分科不能太细,专业性不能太强。
6.下面是全国大专辩论会上的一段辩词。正方的辩题是“科学研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反方的辩题是“科学研究,解决问题比提出问题更重要”。从双方的辩词中可以看出:正方三辩略胜一筹,反方二辩的辩词中有较明显的漏洞,辩词不够严密的句子是()。
正方三辩:诺贝尔奖得主费里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学生要学会解答问题,而作为一名研究工作者要学会提出问题。请问对方辩友你对此有何看法?
反方二辩:这是在特定环境下说出的特定的话语。这位费里只是
a
想表扬一下提出问题的创新精神。但是我们应该看到
b
解决问题更加有创新精神。
c
正方三辩:对方辩友,爱因斯坦还告诉我们:提出问题包含了创新意识,科学批判精神是科学进步的真正标志。请问对方辩友你对此有何看法?(时间到)
7.请选择默其中的6句。(6分)
(1)疏影横斜水清浅,。
(2)纸上得来终觉浅,。
(3),蓝田日暖玉生烟。
(4)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5),各领风骚数百年。
(6),必先利其器。
(7)机关算尽太聪明,。
(8)苟利国家生死以,。
(9)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10)达则兼济天下,。
二、古诗文阅读。(2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