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90字。
例谈语言赏析题的解题方略
江苏省大丰市第三中学 曹金春
【技巧指导】
语言赏析题是现代文阅读的主要题型之一,近几年大量出现在各级各类语文考试中。同学们面对这类题的时候,大多感到一片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其实,这种题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就从解题的方向和内容、答题的步骤、答题必备的知识三个方面作一指导,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解题的方向和内容
所谓“语言赏析”,就是让你从语言的形式、内容、作用三方面进行分析。形式包括词语的特色、句子的修辞、语言运用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等几个方面;内容就是指句子本身的意思和它隐藏的含义;作用是指这个句子(这段话)对文章的中心、文章的结构、作者的写作意图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做语言赏析题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这段话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它的内容(意思含义)是什么?这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三个问题考虑清楚了,答起题来就会有的放失。
例如,赏析下面的语句。(为便于同学们理解,我只举教材中的例子)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春》)
分析: ①句子中“偷偷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后面是为了强调小草嫩绿的特点;②句子的意思是说“春草破土而出”;③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春草在不经意之间悄然而出的惊喜的感觉。
答案:句中“偷偷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表现出春草在不经意之间已经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嫩嫩的,绿绿的” 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这样写,使整个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2.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老舍《济南的冬天》)
分析:①“睡着”“唤醒”是拟人修辞,将“老城”人格化;②句子的意思是:“老城在阳光下暖和安适地睡着”③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答案:句中“睡着”“唤醒”运用拟人修辞,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和意味,表现出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上面两个例子都是从形式、内容、作用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的。大家要牢记这一点:所谓赏析,就是分析语言在形式、内容、作用三方面的特点。
二、答题的步骤
回答赏析题的步骤大致分三步:
1.形式上运用了哪些技法?(修辞、写作手法、表达方式)
2.运用这些技法写出了什么内容?(意思、含义)
3.在文章内容、结构、主题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即是否突出了、增强了、烘托了内容)?
例如,赏析下面的语句:
A、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最后一课》)
分析:①这段文字描写了韩麦尔先生的神态、语言、动作(其中包含细节描写);②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悲痛心情;③通过这样的描写更加充分地体现出韩麦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