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的试题点评
- 资源简介:
- 共10190字。余秋雨在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的试题点评
整理:刘纯文
一、 下列名句中,哪一句是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所说: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B.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选手答“C”,错误,正确答案为“B”。)
点评:韩愈的这个句子我在初中就读到过,当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教我们把“随”读成“惰”的音,“随”在这里的意思也是“懒惰、惰怠”。这句话是韩愈对他的学生说的,其实,能够做韩愈学生的人已经很了不起了,但韩愈告诫他们:已经建立起来的业绩还要努力去耕耘,不要嬉皮笑脸地卖弄,也不要跟随过去而不再重新思考。“荒”和“毁”这两个字,对于已经成功的文学艺术家来说,是一种警告,因此,韩愈这句话可以作我们的座右铭。
二、“刘伶借问谁家好,李白还言此处香”,这副对联形容的是下列哪一种场所?并说出李白号什么。 A.茶馆 B.酒楼 C.客栈
(选手答出了“B”,却把“青莲居士”误答成了“太白”。)
点评:刘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他喝起酒来简直太疯狂了!他坐在一个偌大的车上,车上装的全是酒,还载着一个仆人,带着一把铁锹。刘伶对仆人交待说:如果我喝酒喝死了,就把我埋了吧。——这就是爱喝酒爱到了顶级的状态。有人到刘伶家里去,刘伶就说:天地是我的家,房子就是我的衣服,你干嘛钻到我的裤裆里来呀?酒是中国文化里有趣的东西,除了“李白斗酒诗百篇”之外,像王羲之的《兰亭序》、苏东坡的《水调歌头》都是喝醉酒以后写出来的。中国古人的字号也很有意思,一般受过教育的男人都有名、有字、有号。名是小时候起的,到了二十岁左右就可以起个字了,起什么字也能体现每个人的文化选择。女人也可以有字,不过一般要等到束发、待嫁的时候才能起。李白号“青莲居士”,和他信奉道教有关。我们熟知的号,有苏轼号“东坡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等等。现代人的名字重复的太多,我由此想到,可否像古人一样,来个一人多名呢?不过,那可能又牵涉到更多复杂的问题了。不管怎样,我们要了解,字和号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种生态方式。
三、中国法定的植树节,是每年的几月几日?这一日期的确定,和纪念哪位伟人的祭日有关? (选手答“3月12日,孙中山”,正确。)
点评:1915年,当时的民国政府把清明节改成了植树节;1929年,南京政府通过了以孙中山先生祭日为植树节的提案。50年以后,中国人民共和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沿用这个日子为植树节的决议。其实,确立3月12日为植树节,除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意思之外,还有生物学方面的考虑——如果把清明节当成植树节的话,对很多树种来说,稍晚了一些,3月份就正好了。
四、“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这是哪部戏剧名著中的那位主人公所说的经典台词? (选手答“《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正确。)
点评:“be”的意思是“存在”,“not to be”的意思是“死亡”、“失去自我定位”。哈姆雷特认为,如果没有作出自己应有的行为选择,这样的生也是死的。莎士比亚的这句经典语言对后来欧洲的存在主义思想有着形象的先导作用。《哈姆雷特》讲述了一个生或死的故事,而这句话采用了与之互相对应的两重结构。像莎士比亚这样的戏剧大师也真不容易,他既要和老百姓沟通,又要和真正的大师对话,《哈姆雷特》这部戏和主人公的这句台词,为莎士比亚实现了雅俗之间的搭桥。
五、北宋词人苏轼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描写中国哪个传统节日的,并请说出这首词的词牌名称。
(选手答出了“《水调歌头》”,却把“中秋节”误答成了“七夕”。)
点评:中国到处都可以见到这首词,比如中央电视台大厅进来的墙上,就挂着沈鹏先生手书的这首词。苏东坡的心态很好,他把许多人的小悲哀收集成了一种大情怀。许多人在中秋节的时候都会问月亮,我们不团圆,你为什么那么圆?其实,“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那就让我们在千里之外,共享月光吧。当时宋代就有人评价说,苏东坡此词一出,古往今来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