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40字。
教学课例 乡愁
古井中学 王记者
一.教学设计
《乡愁》这首诗写于1972年。同所有漂流到海岛的人一样,余光中身居台湾,但内心深处时时涌动着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通过小小的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念故乡的殷切感情,并因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在教学时,应加强对诗歌的朗读,感受诗歌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深热爱和思念之情,加深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感情。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相关作品。
2、诵读诗歌,通过诗中的意向和精巧的构思理解诗中的情感、把握主旨。
3、体会诗歌的爱国主义感情,加深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感受诗歌的语言,体味其蕴涵的感情。
2、诗歌借具体“形象”抒发的方法。
3、诗歌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了解诗歌中具体“形象”的深刻含义。
2、体会在特定背景下诗人的精神,体会诗歌的爱国主义感情。
3、诗人的感情是怎样一步步升华的。
教学方法
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引发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诗人们都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的思乡之作-----《乡愁》。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停顿、语气、语调和情感的运用。(朗读示例)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 是一枚 小小的 邮票 乡愁 是一方 矮矮的 坟墓
我 在这头 我 在外头
母亲 在那头 母亲 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 是一张 窄窄的 船票 乡愁 是一湾 浅浅的 海峡
我 在这头 我 在这头
新娘 在那头 大陆 在那头
2.要求学生齐读课文
3.根据学生朗读情况作点评后,要求学生分小组分节朗读。
4.问:这首诗歌在写什么?诗人又是借助什么来抒情的?
5.你觉得诗人选择这四种“形象”抒情好吗?
(学生合作探讨)
6.让我们带着深深的思念之情,在一次朗读全诗。
三.赏析诗歌
合作探究
1诗歌的四个小节是怎样的关系?从哪里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