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课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5/19 18:32:3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40字。
  教学课例 乡愁
  古井中学 王记者
  一.教学设计 
  《乡愁》这首诗写于1972年。同所有漂流到海岛的人一样,余光中身居台湾,但内心深处时时涌动着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通过小小的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念故乡的殷切感情,并因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在教学时,应加强对诗歌的朗读,感受诗歌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深热爱和思念之情,加深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感情。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相关作品。
  2、诵读诗歌,通过诗中的意向和精巧的构思理解诗中的情感、把握主旨。
  3、体会诗歌的爱国主义感情,加深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感受诗歌的语言,体味其蕴涵的感情。
  2、诗歌借具体“形象”抒发的方法。
  3、诗歌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了解诗歌中具体“形象”的深刻含义。
  2、体会在特定背景下诗人的精神,体会诗歌的爱国主义感情。
  3、诗人的感情是怎样一步步升华的。
  教学方法
  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引发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诗人们都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的思乡之作-----《乡愁》。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停顿、语气、语调和情感的运用。(朗读示例)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 是一枚 小小的 邮票     乡愁 是一方 矮矮的 坟墓
  我 在这头            我 在外头
  母亲 在那头              母亲 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 是一张 窄窄的 船票    乡愁 是一湾 浅浅的 海峡
  我 在这头              我 在这头
  新娘 在那头                 大陆 在那头
  2.要求学生齐读课文
  3.根据学生朗读情况作点评后,要求学生分小组分节朗读。
  4.问:这首诗歌在写什么?诗人又是借助什么来抒情的?
  5.你觉得诗人选择这四种“形象”抒情好吗?
  (学生合作探讨)
  6.让我们带着深深的思念之情,在一次朗读全诗。
  三.赏析诗歌
  合作探究
  1诗歌的四个小节是怎样的关系?从哪里可以看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