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作文猜想: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其他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6/2 16:41: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890字。2008高考作文猜想: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现在,离高考只有十几天的时间了,如何搞好作文的备考,这成了考生们正在思考并因有所迷茫而担忧的问题。
  这里,我想给考生们出一个点子,除了按语文老师的指导进行备考外,自己也应积极主动地备考。其中,阅读“美文拔萃”,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美文拔萃”,顾名思义就是对当今众多报刊上发表的时文进行选拔,将其中最为精粹的美文汇编起来,以飨读者。这些经过编辑慧眼选拔的美文,文质兼美,时代气息浓,生活体验新,思想内涵深刻,表现形式灵活,或侧重叙事,或侧重抒情,或侧重议论。读这些文章,不仅能拓展视野、启迪思想、陶冶情操,还能在写作上悟出一些门道。另外,这些美文的最大特点大都是千字文,有的更短,而我们的高考作文字数要求在800字左右,两者正好相合。毫无疑问,读这样的文章大有好处。
  那么,怎样来读这些美文呢?
  我说三点,以供参考——
  其一,分散性地读。高考复习时间非常紧张,不允许也不可能抽出整块的时间来阅读,那么,我们可以零散地读,灵活地读,见缝插针地读。你把“美文拔萃”放在手边,下课时用一二分钟,可读个短篇;吃过中饭休息一下,又可以读上一篇较长的;晚上临睡前,也可以读上一二篇。这些文章,可读性都很强,你阅读时会兴趣盎然,因此也可消除你的疲劳呢。
  其二,有选择地读。“美文拔萃”版的文章,也不必篇篇皆读,你可以先浏览一下文章标题,选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读,或选择题材比较新颖的读。你还可以采用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方法,有的文章写得特别精彩,你不妨反复读,仔细品,思考作者如何把文章写得如此生动感人,一件事情如何挖掘出其中包蕴的人生哲理,精读细想,定能从中获益。
  其三,动笔墨地读。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借用此话,我们也可说:不动笔墨不看报。在读这些美文时,我们手中不妨拿枝笔,一边读,一边画画写写,作些批注。如看到一个新颖别致的标题,你可把它画出来,旁边写上一二句赞赏的话,甚至可只写一个“妙”字,这样做,印象就更加深刻,对自己将来的作文拟题也会有启发;如看到写景的优美句子,你也可以画出来,旁边写点批语,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写景的,用什么方法写景的,这样写景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何作用;如看到文中一些感情丰富又充满哲理的句子,你也可以画出来,明确这些句子对表达文章主旨、升华主题的作用,特别精妙的句子也不妨背一背,写作时可作借鉴。
  高考前,语文老师总是提醒大家做好必要的素材准备,我想,“美文拔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大的素材库。你如果时间宽裕的话,还可把每期报上的文章剪下来,分专题或分类别粘贴在一起,就是一本极好的《素材手册》,说句趣话:一册在手,高考不愁。
  08高考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每每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一方面备受各方争议和责难,一方面不断摸索改进命题方式,进行得好不艰难。实行了多年的命题作文,被认为束缚了考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能力。近年来出现的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被认为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进步。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形式灵活,既规定了一定的写作范围,又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让考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展现创作才能。但是这两年,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在一些地方又滑向应试窠臼,陷入八股泥淖,批评和指责的声音开始多了起来。高考作文怎么改革,什么样的方案才能真正考查出考生的真实能力,达到选拔人才的目标,目前还没有一个更好的方案可行,争议、批评、探索和改革恐怕还得进行下去。
  检索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语文高考试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这样一条发展轨迹。与传统的命题作文相比,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不限文体或尽量减少文体的限制,给考生更多的选择自由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忽如一夜春风来,话题作文放异彩。高考话题作文何时兴起?在其实施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话题作文应时而生
  话题作文何时兴起?语文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具体言之,1998年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就是两个关于当代青少年思想品质修养的话题,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已初露端倪。从1999年的“记忆移植”话题到2000年的“答案丰富多彩”话题,属于话题作文的诞生期,内容要旨为思维品质(想象);从2001年的“诚信”话题到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话题,属于话题作文的发展期,命题思路着眼于现实,关注道德品质;从2003年的“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话题开始进入话题作文的活跃期,命题指向情感品质,养真性,动真情,说真话,表真意。特别是2004年实行“分省命题”之后,大多数省市的作文命题均采用话题作文形式。高考话题作文,由此风靡一时。
  话题作文何以兴起且风靡一时?我以为由两大因素所促成:
  一是创新教育的大力实施。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发生了一系列新的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浪潮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知识增长和社会变化的速度空前加快。人类只有改变学习方式,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有鉴于此,创新教育呼之欲出。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创新教育的大力实施必然带来教育、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创新。
  长期以来,命题作文是训练和考查作文能力的主要形式。但命题作文使学生的写作思维受到较大的局限,他们难以尽情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难以充分张扬自己的人格个性,难以具体表现自己的创造潜能。因此,在大力推行创新教育之时,为了让学生有更宽松的写作自由,充分鼓励他们积极大胆的创新,灵活性大的话题作文的兴起就成了作文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是话题作文的独特优势。
  如果说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话题作文兴起的背景,那么,话题作文本身所具有的鼓励创新的本质特征就成为话题作文兴起的动因。
  话题作文较之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有其独特优势,具体表现在:
  第一,命题的开放性。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范围、写作的内容指向,不限立意,不限取材,不限表达方式,呈现出全方位的开放态势。
  第二,创新的导向性。话题作文是语文考试命题认识的更新和理论上的发展,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它旨在启发考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激活考生的思维,激励并培育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三,思维的发散性。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都是封闭性的,而话题作文则以话题为定点向四面发散,话题是触发点,是引爆点,引发考生向纵向、横向、顺向、逆向、侧向、分聚等多方向思考。
  第四,文体的多样性。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往往只限一种文体,而话题作文的文体则丰富多彩,多达十几种,除要求中学生掌握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外,还可写应用文,如书信、新闻、特写、报告等。写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诗歌、剧本者比比皆是;写杂文、寓言故事、童话的大有人在。在诗歌中有写自由诗的,甚至还有写格律诗的。
  第五,行文的自主性。材料作文讲究起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