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
- 资源简介:
- 共21题,约11360字。2008年金陵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72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好 梦
──为《晨报》周年纪念作
冰 心
自从太平洋舟中,银花世界之夜以后,再不曾见有团圆的月。
中秋之夕,停舟在慰冰湖上,自黄昏直至夜深,只见黑云屯积了来,湖面显得黯沉沉的。
又是三十天了,秋雨连绵,十四十五两夜,都从雨声中度过,我已经将明月忘了!
今夜晚餐后,她竟来看我,竟然谈到慰冰风景,竟然推窗——窗外树林和草地,如同罩上一层严霜一般。“月儿出来了!”我们喜出意外的,匆匆披上外衣,到湖旁去。
曲曲折折的离开了径道,从露湿的秋草上踏过,轻软无声。斜坡上再下去,湖水已近接足下。她的外衣铺着,我的外衣盖着,我们无言的坐了下去,微微的觉得秋凉。
月儿并不十分清明。四围朦胧之中,山更青了,水更白了。湖波淡淡的如同叠锦。对岸远处一两星灯人闪烁着。湖心隐隐的听见笑语。一只小舟,载着两个人儿,自淡雾中,徐徐泛入林影深处。
回头看她,她也正看着我,月光之下,点漆的双睛,乌云般的头发,脸上堆着东方人柔静的笑。如何的可怜呵!我们只能用着西方人的言语,彼此谈着。
她说着十年前,怎样的每天在朝露还零的时候,抱着一大堆花儿从野地上回家里去。——又怎样的赤着脚儿,一大群孩子拉着手,在草地上,和着最柔媚的琴声跳舞。到了酣畅处,自己觉得是个羽衣仙子。——又怎样的喜欢作活计。夏日晚风之中,在廊下拈着针儿,心里想着刚看过的书中的言语……这些满含着诗意的话,沁入心脾,只有微笑。
渐渐的深谈了:谈到西方女孩子的活泼,和东方女孩子的温柔;谈到哲学,谈到朋友,引起了很长的讨论,“淡交如水”,是我们不约而同的收束。结果圆满,兴味愈深,更爽畅的谈到将来的世界,渐渐侵入现在的国际问题。我看着她,忽然没有了勇气。她也不住的弄着衣缘,言语很吞吐。——然而我们竟将许多伤心旧事,半明半晦的说过。“最缺憾的是一时的国际问题的私意!理想的和爱的天国,离我们竟还遥远,然而建立这天国的责任,正在我们……”她低头说着,我轻轻地接了下去,“正在我们最能相互了解的女孩儿身上。”
自此便无声响。刚才的思想太沉重了,这云淡风轻的景物,似乎不能负载。我们都想挣脱出来,却一时再不知说什么好。数十年相关的历史,几万万人相对的感情,今夜竟都推在我们两个身上——惆怅到不可言说!
百步外一片灯光里,欢乐的歌声悠然而起,穿林渡水而来——我们都如梦醒,“是西方人欢愉活泼的精神呵!”她含笑的说着,我长吁了一口气!
思想又扩大了,经过了第二度的沉默——只听得湖水微微激荡,风过处橡叶坠地的声音。我不能再说什么话,也不肯再说什么话——她忽然温柔的抚着我的臂说:“最乐的时间,就是和最知心的朋友,同在最美的环境之中,却是彼此静默着没有一句话说!”
月儿愈高,风儿愈凉。衣裳已受了露湿,我们都觉得支持不住。——很疲缓的站起,转过湖岸,上了层阶,迎面灿然地立着一座灯火楼台。她邀我到她楼上层里去,捧过纪念本子来,要我留字。题过姓名,在“快乐思想”的标目之下,我略一沉吟,便提起笔写下去,是:“月光的底下,湖的旁边,和你一同坐着!”
独自归来的路上,瘦影在地。——过去的一百二十分钟,憧憬在我的心中,如同做了一场好梦。
1.文章第6节和第11节两次提及西方人的欢歌笑语,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2.请对文章最后一节“独自归来的路上,瘦影在地”的描写作简要赏析。(4分)
3.文章题为《好梦》,请结合文章,说说“好梦”的具体内涵?(4分)
4.文中的两为女子的心态反映了当时社会部分年轻人的心态,请结合全文,说说那时的年轻人具有怎样的文化心态。(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说苑•卷八•尊贤》)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达到
B.故绝江海者托于般 绝:横渡
C.盛德之士,乱世所疏 疏:上疏弹劾
D.贱不肖而不能去也 贱:轻视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犹鸿鹄之无羽翼也 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
B.而不敢久处于此者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C.其亡何也? 大王来何操?
D.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7.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认为如果能够尊贤而下士,君主就能够树立功名、成就霸业;反之,如果任用奸邪小人,就可能导致国破家亡、身败名裂的下场。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管仲;弦章也认为,如果多有几个像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赵简主的亲信反对重用他;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孔子认为尊贤而贱不肖是治斩重要方略,而子路却对此心存疑惑,在孔子的启发下,才明白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的道理。
8.翻译。(9分,每句3分)
①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②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③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9题。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试对“暮云收尽溢清寒”的意境作简要赏析。(4分)
(2)作者说:“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观月彭城作此诗,以阳关歌之。今复此夜,宿于赣上,方迁岭表,独歌此曲,聊复书之。”结合全诗,谈谈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① ,往来无白丁。②海内存知己, 。
③寄蜉蝣于天地, 。④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⑤ ,相逢何必曾相识。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
⑦ ,为伊消得人憔悴。⑧身无彩凤双飞翼, 。
乙 选考题(18分)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考生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标号涂黑。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骑“牛”难下
赵伟国
人常说“ ① ”,岂不知,有时骑上牛也非常难下。当然这个牛不是普通的牛,而是人们吹起来的“牛”。
某单位就患了这种“ ② ”。
这个单位的工业产值,开足马力生产,一年也不过几个亿元,但领导急于出“政绩”,第一年上报完成工业产值50亿元,第二年上报完成80亿元,第三年上报完成超百亿元,结果“荣升”到上面当头头。接着这个单位又换了一位新领导,每当月末报数的时候,他就瞅着那一堆表格为难:这头“牛”是接着骑还是不骑?
骑吧,就得昧着良心望着房顶,月月如数,年年增码;不骑吧,于人于己,都有一番难言的苦衷。报载,四川有一家企业,10年前,仓库里就积压着一批销不出去的产品,到目前,积压总量已达10年前的15倍,然而10年来换了几任厂长,谁也不敢从这头“牛”上下来。因为按现行价格,一下子就得亏损119亿元。这么多年的责任谁愿意由本届领导承担?
细想也是,要从“牛”上来下,这位新领导第一个需要担当的罪名就是“否定”老领导。后任否定前任,这事会造成很不好的名声。况且前任就是靠这头“牛”升上去的,现在你要说其是假牛,空牛,吹起的牛,不仅前任不满意,前任的老部下不满意,提拔前任的领导也不会满意。那样一来,岂不是说他们提拔了一个“吹牛大王”?所以很快就有人背后议论你。
要从“牛”上下来,新领导等于把自己逼上了一条苦路。你不让人家说牛是吹起来的,那么你自己就得养头“大牛”、“肥牛”让人看看。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养大牛”又谈何容易?即使你养得再好,也没有吹的速度快。因此,当别人的报表出现百分之几十甚至成倍“增长速度”的时候,你却总是在那里一小步一小步地爬行。你很自安的那点成绩,上边看不见,周围人也瞧不起。
这样,就有一些领导,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不管养起来的“牛”,还是吹起来的“牛”,都接着骑的办法。
账面上是头“ ③ ”、“ ④ ”、“ ⑤ ”,实际上却是头“小牛”、“病牛”、“瘦牛”。然而还要一任接一任继续吹,仿佛是一场接力赛。其中有的是无可奈何,不敢下来,也有的是不愿下来。
吹牛接力现象的出现,不仅给各级决策者提供了虚报的经济信息,更重要的是使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找到了浑水摸鱼的可乘之机。
前任小吹,他们大吹;前任不吹,他们也吹;自己吹了,还要让后任不得不接着吹。等到真的要追查责任的时候,板子就难以打下去,因为“牛”是大家共同吹起来的,弄不清应该先打谁,后打谁,重打谁,轻打谁。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有那么几家企业亏损,有几个地方的经济增长缓慢乃至走下坡路,都不新鲜,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怕的是有人隐瞒真相,不说实话,虚报政绩和假账。所以说,谁有意吹牛或执意不“ ⑥ ”,就该果断地让其“让位”。
11.对文中“牛”的概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一是指前任领导在位期间吹的“牛”,二是指自己到位后吹的“牛”。
B.一是指前任领导虚报的产值数目,二是指自己到位后上报的产值数目。
C.一是指有些领导为了提高政绩上报的产值数目,二是实际的产值数目。
D.一是指有些领导为了提高政绩吹的“牛”, 二是指自己到位后吹的“牛”。
12.下面对文意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揭露和讽刺了当前一些领导虚报政绩的现象,深刻分析了一些领导“骑牛难下”的深层原因和严重后果,指出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亏损和经济增长缓慢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B.文章揭露和讽刺了当前一些领导做假账的现象,深刻分析了一些领导做假账的深层原因和严重后果,指出应该让那些浮夸自己政绩的领导让位。
C.文章揭露和讽刺了当前一些领导做假帐的现象,深刻分析了一些领导做假账的深层原因和严重后果,指出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亏损和经济增长缓慢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D.文章揭露和讽刺了当前一些领导虚报政绩的现象,深刻分析了一些领导“骑牛难下”的深层原因和严重后果,指出应该让那些浮夸自己政绩的领导让位。
13.结合文意,给文章中六处划横线的地方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14.文章标题是“骑‘牛’难下”,作者认为“骑‘牛’难下”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注意:不是学历越高越好找工作了
对于正在备战的考生或者家有儿女的父母来说,12月3日本报的一条新闻可能会是一个及时的提醒——来自四川省教育厅的一项统计显示,截至今年8月,该省专科的初次就业率首次高于本科。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这反常得有点让人难以置信:本科通常要比专科学制多一年,即便不考虑这一年的学费,单是花一年时间去学习而不是去挣钱的“机会成本”也是不菲。学历越高就业率反而更低,这岂不又“倒挂”了。
出现这种“倒挂”的不单是四川一省。已经见诸媒体报道的,就有山西、吉林两省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就业率,浙江的本科生就业率也和四川同样低于专科生。而据教育部透露的消息,今年全国有10个省份的高职院校应届生初次就业率超过了本科。
今年也不是头一次这样“倒挂”。去年,就有媒体爆出广东省研究生的就业率低于本科生甚至专科生。
再研究一些省份近年来的初次就业率,可以发现一个较为普遍的趋势是,研究生、本科生的初次就业率在下降。如江苏、吉林两省的研究生就业率就一路下滑,浙江省今年本科生的就业率也比去年下降了0.53个百分点。
而专科、高职的初次就业率则呈现上升趋势。如四川的专科就业率比3年前上升了2.45个百分点,浙江省专科高职的就业率比去年上升了0.74个百分点。
虽然因为涉及考核、政绩、招生等因素,就业率的数据不尽可信。但是就业率的相对变化及其趋势,却在提醒人们,到底读到什么学历才好,是该审时度势好好斟酌的大事了。一些人似乎是第一次意识到这个事实:从就业而言,学历可能不是越高越好了。今年10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以青年学子为主体的调查显示,52.9%的人认为现在读研不值。
从就业市场的买方看,很多单位的人力资源观念也日趋理性,不唯学历,更重能力。不过,凭此就对高学历作出颠覆性评价无疑不够谨慎。毕竟,就业率只是一方面,就业质量也一样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
说到就业质量,在没有其他更合适指标的情况下,薪酬应该是很能说明一些问题的。上海市人事局最近在该市组织的一次调查显示,大专和本科生与前几年相比,薪酬涨幅不明显,而硕士和博士则有一定程度的跳跃,企业薪资呈现向高端人才倾斜态势。
由此可以看出,在“学历越高究竟是越好找工作,还是找到的工作越好”这个问题上,就“找工作”而言,就业率的数据显示,目前高学历者在大多数省份依然更好找工作,但这种优势正在减小;而从“找好的工作”来看,至少上海的起薪数据显示,高学历者的优势依然明显,而且可能还在加大。
1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调查显示,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低于本科生,本科生的初次就业率又低于专科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B、 对比不同学历学生的就业率可知,研究生的就业率下降幅度最大,而专科生的就业率上升幅度最大。
C、 很多单位的人力资源观念日趋理性,不唯学历,更重能力,因此专科生就业率的上升说明专科生的能力要高于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能力。
D、 要对学历与就业率是否“倒挂”作出正确的评价,就业质量的参考价值有可能更重要,至少也和就业率一样重要。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综合各方面情况看,学历越高就业率反而更低的“倒挂”现象去年就有了,今年则愈演愈烈。
B、 大专和本科生的就业率虽呈现上升趋势,但与前几年相比,他们薪酬的涨幅不明显,企业薪资仍呈现向硕士和博士等高端人才倾斜的态势。
C、 虽然从多种因素看就业率的数据不尽可信。但是就业率上的变化和趋势,仍然让一些人意识到:从就业而言,学历可能不是越高越好了。
D、 从调查数据来看,目前高学历者在大多数省份更好找工作的优势正在减小,但找好的工作的优势依然明显,而且可能还在加大。
17.对于该不该读高学历,作者隐含在文中的对正在备战的考生或者家有儿女的父母的提示是什么?理由是什么?(6分)
18.文中划线句中的“不值”的含义你是怎样理解的?你是否同意他们这样的看法?为什么?(6分)
第Ⅱ卷 表达题(8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9.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 ( )(3分)
A.挑选/挑拨 假借/假期 椎骨/椎心泣血
B.灯泡/泡沫 压顶/压轴 肖像/惟妙惟肖
C.磨坊/磨损 创伤/创造 落枕/落叶归根
D.绷直/绷脸 夹袄/夹杂 藤蔓/蔓草难除
20.选出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 )(3分)
A.感悟是冥冥夜色中一星遥远的灯火,它若明若暗、时隐时现,让你心驰神往、跃跃欲试。
B.杜牧的《过华清宫》成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以至于1000多年以后,一位住在重庆的文化人有感于时事,操起讽刺诗作武器时,也不由自主地套用了《过华清宫》的格调。
C.清官断案戏中,令人为之瞠目结舌的当然还是清正廉洁、公正执法的清官形象。
D.黄尘滚滚,风沙蔽天,纵是尸山血海,顷刻间便了无痕迹。
2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变,使许多字眼起了变化。
B.这是非常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
C.剧组全体人员经过八十多天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十六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终于与观众见面了。
D. 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多少劳动么?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的花蜜。
22.根据画面内容,用简要语言概括出这幅漫画的主题。(4分)
23.每逢佳节,许多学生总忘不了给老师、同学、朋友、亲人送贺卡,以优美含蓄的语言表达自己美的心愿和真挚的感情。请根据要求,给两张贺卡各写一段话,每段文字都要用一种修辞手法(每段不超过30字)(5分)
①写给曾经开导过自己的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给和自己闹过误会的同学__________________ __。
六、写作(70分)
24.请以“发现”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字数800左右。
丙 加试内容(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孟子曰“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陈相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孟子曰“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1.请用“/”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6分)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2.孟子属于诸子百家里的哪个学派?请再写出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里的其他6个学派的名称。(4分)
二、名著名篇阅读(15分)
3.下列关于名篇名著判断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叙述的老人的故事,不仅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象征着整个人类坚不可摧的精神。
B.《边城》的结局模糊而悠远: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C.《欧也妮•葛朗台》里的葛朗台过分看重金钱的作用且执迷不悟,只从金钱、交易的角度理解人类关系,忽视了人类关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但和他的家人感情还不错,也不乏诗意。
D.《红楼梦》里的荣宁二府种种作为惹恼皇帝。终于被抄家;革去二府世职,贾赦、贾珍被逮。凤姐由于突来大祸,病得奄奄一息。
E.《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反映了历史的真实。
4.简要分析贾宝玉的人物形象。(5分)
5.简要分析《三国演义》的结构安排技巧。(5分)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归纳要点,分析问题。(15分)
人力资本天然属于个人,是“主动资产”,只能由其天然的所有人控制着这种资产的启动开发和利用,其总是自发地寻求实现自我的市场。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不足或者不合理时,其资产可以立刻贬值或荡然无存。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这一“主动资产”的最大价值,如何才能有效地吸引人才、稳定人才?零点研究集团的另一项针对新社会阶层从业人员“跳槽”原因的调查表明:员工跳槽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小、工资福利待遇低、想体验新的生活;员工心目中理想职业的特点是收入高、个人发展空间大、单位有前途。员工对单位最不满意的地方是单位所提供的文化活动太少。
6.目前一些企业留不住人才的原因有哪些?请你给这些企业提些建议,以便他们能够留住人才。(15分)
参考答案:
1.第六节写湖心隐隐飘来西方人的笑语,增加了好梦的内涵,更反衬出环境的静谧;第十一节写百步外传来的西方人欢乐的歌声,把“我”和“她”从沉思中拉回了现实。两处描写都表现了西方人欢愉活泼的精神。
2.此句运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梦醒时分一个人独自回去,只有孤影相随的情景,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此时内心的孤寂凄冷和些许失落。
3.“好梦”首先是美的梦境:月夜,踏着露湿的秋草。朦胧中,清山,白水,小舟中飘来的欢笑。其次是梦情:“我”和“她”谈论着童年的记忆,还有各种轻松而活泼的话题。思绪和思想好像都有些轻盈了,湿润了,精神也爽快了,对民族的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4.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充满理想,又不识困惑迷茫;热爱生活,信奉爱的哲学。
5.C(疏:疏远)
6.D (A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B转折连词/顺接连词;C疑问代词做谓语“为什么”/疑问代词做宾语“什么”;D都是结构助词,所字结构)
7.B(“弦章选择他,要多有几个像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一句理解有误。弦章的意思是说:只要齐景公圣明,能发现和重用人才,那么每一个大臣都可以成为管仲一样的人才)
8.(1)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荣耀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才,谦虚地对待士人。(2)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拜见您。(3)贤能的人知道他不任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分恨他。
参考译文:
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荣耀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者,谦虚对待士人。
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渡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要依靠贤士。因此,吕尚被聘用,天下人就知道商将要灭亡,周将要称王了:管仲、百里奚被任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一定会称霸了。纣王任用恶来,齐国任用苏秦,秦王任用赵高,天下人就知道他们将要灭亡了。
齐景公攻打宋国,来到岐堤上面,登高而望,长叹道:“过去我的先父桓公,只有八百辆兵车,就能在诸侯中称霸。如今我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长义地呆在这里,难道是因为没有管仲的缘故吗?”弦章回答说:“我听说,水面宽广,鱼儿就长的大,君王圣明,臣子就忠诚。从前,因为有桓公,所有才有管仲;现在如果桓公在这里,那么车下的大臣就全都是管仲了。”
杨因求见赵简主,说:“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赵简主听了,停止吃饭,(为其遭遇)叹息不已,直起身子,跪着行走(表示对他的尊重欢迎)。左右的人上前劝谏说:“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欢迎;事奉国君五次被撤职,这说明他对国君不忠。现在您看中的这个人,已经被人指出八次过失了。”赵简主说:“你们不知道啊,美女是丑妇的仇敌;品德高尚的君子,是被乱世所疏远的;正直的行为,是邪恶坏人所憎恶的。”于是出去接见扬因,并授给他相位,国家因而治理得很好。
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不贤之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
9.(1)中秋之夜,天黑以后,云收雾消,一轮明月,尽情地放射出清凉的白光,清幽的画面,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中秋之夜月的期待以及见到月之后的愉悦情绪。(2)中秋佳节,人圆月圆,作者内心无限喜悦之情;和兄弟子由之间深厚的手足之情;好景难常在的惆怅感慨。
10.谈笑有鸿儒 天涯若比邻 渺沧海之一粟 无边落木萧萧下 同是天涯沦落人 早生华发 衣带渐宽终不悔 心有灵犀一点通
11.C 12.D 13.骑虎难下 骑牛症(病) 大牛 壮牛 肥牛 下牛 14.一是怕得罪前任领导,二是怕得罪其他与前任领导有联系的领导,三是怕影响自己的“政绩”。
15.D(A、B,原文没有依据。C、没有因果关系。)
16.B(与原文意思不一致。原文是“专科、高职的初次就业率则呈现上升趋势”。)
17.作者认为:高学历要读,但更要注重培养能力,要追求学历和能力的双高。
理由:(1)就业率上的变化和趋势提醒人们:从就业而言,学历可能不是越高越好了。
(2)从就业市场的买方看,很多单位的人力资源观念也日趋理性,不唯学历,更重能力。
(3)要对“倒挂”现象作出正确评价,不仅要参考就业率,还要参考就业质量。目前企业薪资仍呈现向硕士和博士等高端人才倾斜的态势。从就业率的数据和上海的起薪数据来看,目前高学历者在大多数省份更好找工作的优势正在减小,但找好的工作的优势依然明显,而且可能还在加大。
18.(1)“不值”的含义是:读研的时间长,花费高,读出来能力也不见得比本科生、专科生高,就业率低,薪酬也不如期望的高。
(2)答案不唯一,只要在话题的范围内,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评判时,重点看其思维深度,可视理由充分、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答案示例:同意。根据投入产出的原则,研究生本来应该比本科生、专科生找的工作好,薪酬要高,但现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而且学历越高,研究的专业就越窄越深,普适性就越差,而社会需求也越少,也就更不好就业。因此“不值”。不同意。只要有能力,高学历人才就业前景很好。只要不自视甚高,要求过高,能够从基层做起,踏踏实实,努力肯干,真金总是要闪光的。能否有一个好的前程关键在于自己。
19.B(B项分别读pào yā xiào;A项分别读tiāo tiǎo jiǎ jià zhuī chuí;C项分别读 mò mó chuāng chuàng lào luò;D项分别读 bēng běng jiá jiā wàn wàn) 20.C 21.D 22.商品经济造就了一批“畸形儿”(人、社会)——物质欲望与生活水平极高,而文化修养水平极低。23.示例一:①老师,在我失意的时候,你像柔和的阳光照耀了我的心房,让我感到无比温暖。②让爱的扁舟越过误会的冰川,到达你心灵的彼岸。示例二:①你的教导如一缕清风,吹散我心灵的阴霾,感谢您,亲爱的老师。②让我们抛开“误会”的背包,乘坐在友谊编织的小船去遨游吧
加试内容
1.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2.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名家、阴阳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
3.C“但和他的家人感情还不错,也不乏诗意” 错,葛朗台是一个感情枯竭的守财奴。E“这反映了历史的真实”错。4.贾宝玉是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他生活在腐朽、虚伪的封建大家庭里,由对它的怀疑、憎恨发展到弃家出走,与封建统治阶级彻底决裂。他反对封建主义生活道路,对贵族生活的厌倦冷漠,是他反封建叛逆性格的最高表现。贾宝玉性格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轻蔑、憎恨封建的世俗男子,同情、热爱受封建主义压迫与蹂躏的女子,表现出明显的民主思想。贾宝玉性格的反封建主义意义还突出地表现在对真挚爱情的追求上。 5.《三国演义》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
6.(1)企业给员工的个人发展空间小;企业员工工资福利待遇低;一些员工想体验新的生活;企业没有前途;企业提供的文化活动少。(2)完善与员工经济利益直接相关的薪酬体系;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以事业吸引人才,尊重个人的发展和提高,给员工提供尽可能多的发展机会和实现个人自我价值最大化的平台;尽力发展企业,以企业良好的发展前景来凝聚人才;尽量让员工自身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都达到最大合理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