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锦教授对江苏省高考语文2008考试说明解读及思考

作者:吴锦  时间:2007/11/28 16:52:5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928
  一、 变化的背景:
  ① 明年的高考是新课改实施之后的高考
  ② 08年江苏高考会有一个新的方案,有和其他各省颇不相同的内容都要在试题中有所体现。但对过去的考查方式会有所继承,有很大的继承性。不是把以前的东西全部推倒重来的。
  关于课改背景对08高考的影响:现在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工具性在前,人文性在后,但两者的有效结合是很难的,现在提阅读、鉴赏、表达和交流只不过是比过去稍微完善了一些。
  教育部考试大纲规定的文本类型主要有三种:论述类、实用的、文学的。它们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要掌握这些,必然要透过富有思想内容的文本获得。课标中间提到了语文的运用能力,尤其提到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新的考试大纲有专门的文字叙述,所以高考中应当有这方面的体现。
  课程结构性改革,各校表现得参差不齐,选修教材,多选择与高考联系密切的的课程,考试说明中有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但对应的不是必修和选修教材,甚至没有关系。
  江苏高考方案对08高考的影响:
  ⑴平时的学科成绩、素质报告书,目前还是一种试探,模仿美国高考制度,但目前对高考的影响还很小。
  ⑵分值的变化,我的想法也是很糟糕的,学生很苦,而30分钟要完成40分,对考试说明的制定和实际命题来说,是相当难的一件事。
  高考说明,教育部实行的是统一考试,分省命题。除了北京上海有自己的考试大纲之外,其他各省都是根据教育部的考试大纲来进行命题的。所以江苏虽然很向往上海的考试模式,但不可能跟着上海跑,只能用考试中心的考试大纲,受考试中心的框框束缚。
  二、 江苏的考试说明几经变化,现在已经定稿。不得不考虑各方面的意见。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分三大块,必考选考加试。
  必考部分:
  现在定下来的方案,第一块,现代文阅读(替换科技文),是文学类阅读,(20分,题型,简答题和表述题,不再考选择题)不是论述类,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希望能够了解这几种体裁的特点和鉴赏方法,以散文和小说为主,也可以,实际上很少或不会,千字以内。选诗歌势必要选新诗,但新诗选材有一定难度,二新诗的命题也有一定难度。大体有两路,一是象征性比兴式的,有一定的哲理,如04年的《草堂•诗魂》,06年的《烟雨牛鹭图》;另一类是日常生活类的,比较平的,07年《麦天》,命题方式会有所不同的,复习的时候是否可以注意这两类文章的区别,表达、内涵、命题的角度小说,考试中心《林冲见差拨》,这一类文学类文本作为必考内容,一是分析作品结构和主题、分析鉴赏评价,主要语句的丰富含义,语句的表现力,作品中的形象等等,大纲上都有体现。新增加了探究,按照大纲上讲,探究性阅读包括三个方面:不同角度层面发现作品的丰富意蕴,从内容和各个角度来探究思想性,二民族心理和人文性,主要注意时代背景、环境、细节、语言表达等等,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举例解释:
  考试中心选《林冲见差拨》,“……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一题。表现林冲的什么身份、性格、心理。
  广东,“我们也不会刻意去制造一种泥泞……”一题,怎样理解?
  山东:“我不会怕冷,却会……”一题,怎样理解?(寓意、象征意义)
  另一题,“作者说人在……的环境中,往往会……,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价值?”也带有一定的探究意味。
  江苏06,《烟雨牛鹭图》,“作者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倾向?”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回答。思辨的角度。
  07《麦天》,“麦天的忙碌和喜悦,把……”联系全文谈谈你对“鲜亮”“滋味”的理解。学生都是去找句子,不是谈自己的理解,所以得分率很低。
  好的探究题,可以因人而异,作出不同的解读,但一定是和文中有很深入的联系,让你透过字面获得深层次的思考。不是表面的。
  第二块,古代诗文阅读(20分)
  古文3题,3题,没有变化。四选三,实词、虚词、信息筛选、推断和想象。重点是实词。选文比较难,记叙类的文字比较浅易,便于学生理解,要压缩字数,今年570字,但信息量比较大,“率精锐顺江下”基本上都没有翻译正确。文言文的得分率相对还是比较好的。
  关于文言虚词,考试说明中是15个,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与、于、予、则、之句子翻译9分,直译不要意译,实词要准确翻译,文意畅通,句意错也扣分,语气也要注意。
  古诗鉴赏8分,唐宋诗词为主。要注意诗句的前后联系。注意诗中可能包含几层意思,理解不要过于单一。
  名句名篇的默写,8分。14篇,《逍遥游》全篇
  义务教育阶段,选25篇,孔子语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师表、桃花源记、陋室铭、岳阳楼、醉翁亭记、爱莲说、蒹葭、观沧海、使至塞上、送杜少府、行路难、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钱塘湖春行、泊秦淮、无题(相见时难)、一曲新词酒一杯、明月几时有、游山西村、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过伶仃洋、枯藤老树昏鸦、龚自珍己亥杂诗。
  三、 语言文字的运用(18)六选五
  语音、成语、病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简明生动连贯得体,选用、仿句变换句式
  单项选择题和表述题
  关于标点符号、汉字书写规范放在作文中字音要关注07年的命题方式,注意读音与词义的相关性。
  词语使用与病句复习时建议分类复习。
  注意到金陵中学、南京一中的两次月考都基本是这种结构。近年来长句变短句比较少了,简明、连贯、得体,口语、书面语转换,大致可能延续变化比较大。
  四、 作文(70)
  命题趋势
  1. 降低审题难度,要让他的精力放在表达上;
  2.题目开拓的面可以比较广,不会只有一个方向,限制比较死,(必须跨过这道坎,不好)面要宽;
  3.会有一段说明,主要是为中等和中等以下的同学设想的,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想要获得高分,应尽量跳出这个范围。
  五、选考(18分)
  从文本上讲,包括实用类、论述类,二选一
  论述类文章包括:论文、评论、杂文
  实用类文章包括:新闻、传记、调查报告、科普文章
  平常要认定一种文本训练,做的时候选择根本来不及
  题型单选和简答,包括四题,很可能2单选6分,2简答(共12分)
  内容和能力层级,理解(重要概念、重要句子)、分析综合(筛选信息、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概括内容要点、评价作者在文章的观点和态度)(没有探究题)
  六、 文科加试(40分)
  三个类型
  文言文阅读(断句、划斜线,并回答有关问题)10分,断句6分,简答4分
  名著名篇阅读。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等(15分)题型包括1道多选,一般选两个错误项,答对一个得两分,答对两个得五分(5分),两个简答题(10分)
  例:巴金的家觉民、觉新、觉慧表现了(知识分子、反抗)对封建宗法制度的反抗
  例:关羽能够温酒斩华雄主要出于刘备的力荐(×)
  必须对文本熟悉
  哪些名著名篇:考试大纲所规定的24部作品,三国、红楼、呐喊、家、边城、女神、雷雨、欧也妮、哈姆雷特、老人与海。边城和雷雨课本上选了,就在那个上面延伸一点。《呐喊》(课本上有过一点),从命题的导向上来看,希望大家读这些作品。
  简答题
  例:老葛朗台的性格特点
  包括了古今中外,减轻了学生负担。
  建议老师分工合作做讲座,每人专攻一块。
  文本材料要点归纳与分析(15分)
  中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情况
  例文:根据文中所讲到的,分析,中国水资源存在哪些问题(全部要达到,要限制字数)
  分析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存在哪些途径,文中没有,(会考虑到高校录取,涉及到法律、管理等各文科专业领域)
  考试中心希望出科技类的文章,但这几年具体命题中,我们偏向社科类的文本阅读,所以在语言表达部分会有涉及到科技类的文字出现,但得分率不高。是不是也可以给学生加强一下。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