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740字。
中考语文知识点及解题思路与方法
周加海
1、注音、写字(主要是中考说明上、教学案上)
2、成语字形、使用正确
A、看感情色彩(褒义、中性、贬义)
B、理解词义(结合具体语境是否符合)词语的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借代义之分;从词的感情色彩分,有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从词义的关系看,有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从词性看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辩识词语(成语)在句中使用得恰当与否,可以从上述的某个角度,或综合几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判断。
3、修改病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一些技巧。
1、句子有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时,可以考虑语序是否不当。
例:在办公室里昨天许多同学都同新来的英语老师热情地打招呼。(应为“许多同学昨天在办公室里都热情地同新来的英语老师打招呼”。)例: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一连串”应移到“事情”前。)
2、句中有“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的词时,要考虑一面或两面是否搭配。
例: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有没有”与“关键”不能搭配。)
3、句子含有否定词时,要考虑是否误用多重否定。
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肯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否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类似“无时无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表达一重否定的意思。我无时无刻没有不想念她。(删去“没有”。)
4、句子以“介词”开头,要考虑句子是否缺主语。
例:经过老师的耐心教育,使他深受教育。(删去“经过”,让“老师”作整个句子的主语。)
5、句子的谓语是“是”、“成为”时,要考虑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是否一致。谓语“是”等词时,主语和宾语应该都表示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或都表示行为活动。
例:他的家乡是四川省资阳市人。
6、句子中有代词时,可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
例: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这方面”指代不明。)
7、句子谓语是“避免”、“预防”、“防止”、“忌”、“仿造”等词时,如果句中有“不”,可考虑句子是否把意思说反了。
例:出发之前,学校领导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安全事故。(删去“不”。)
8、句子是复句,看关联词。
(1)考虑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是否颠倒。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后。)
(2)考虑分句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否正确。
新闻媒体的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应该是先“增强”后“杜绝”,后面两个分句的顺序颠倒了。
9、句子中有谦辞或敬辞时,要考虑是否用错对象。
例:我们将光临你们单位参观。(“光临”指宾客来到)
10、句子有数词,要考虑是否前后矛盾或有没有歧义。
例:这个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在二百万元以上。(“至少”与“以上”矛盾。)
11、句中有多义词时,要考虑是否产生歧义了。
例:张明一见老朋友赵六,立即给他拉在大路边,聊了起来。(“给”是个多义词,可以理解为“把”,也可以理解为“被”。)
12.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可以考虑是否有搭配不当之处。
例: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的关注。(“工作”不能和“采用”搭配。)
13.因果关系的复句,考虑是否是强加因果。
例;他大学毕业分配到公司,负责销售,所以很卖力。
又如:今天校长的报告很精彩,由于我重视了听讲,因而忽视了记笔记。
14.语法无误,考虑是否有逻辑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