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难忘时刻,凝聚不屈力量——2008年中考“汶川大地震”专题解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7/10 21:22: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040字。
  聚焦难忘时刻  凝聚不屈力量 
  ——2008年中考“汶川大地震”专题解析  
  2008年5月12日 ,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降临到中国的四川,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场地震强度之大,波及之广,为历史上所罕见。截至25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85人遇难,374171人受伤,失踪18458人;财产损失数2000多亿元。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华夏儿女的心,也牵动着中考命题人、众多中考考生的心。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不约而同地以抗震救灾为素材,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以震撼人心的内容再次在每一个考生的心灵里掀起情感的涟漪。地震题相约中考,充分体现了命题人对时政热点的关注,体现了课内与课外相衔接的理念,也直接诠释了“生活处处是语文”这句话的含义。  
  一.汉字与书写  
  1. (2008四川南充) 将下面拼音组成的短语用汉字抄写在“田”字格内,要求做到准确、规范、端正、整洁。  
  kàng    zhèn   jiù      zāi       zhōng   zhì  chéng   chéng  
  2.(2008江苏南通)根据拼音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虽历经cāng sāng        ,饱受mónàn         ,但每一次都能以我们民族特有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我们坚信,有各族人民并肩xiéshǒu         ,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解析】南充题选取汶川大地震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两个词语,考查考生对拼音的认读和汉字的书写情况。南通题以一则极具情感性、鼓动性的文字作为材料来考查拼音的认读。这两题均从最基本的字词着手,要求考生读准字音、写好汉字,符合课标“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参考答案:1.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2. 沧桑  磨难  携手  
  二.词语积累与运用  
  1.(2008福建福州题)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上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
  汶川地震,举世同悲;        ,患难与共,尤显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同胞情。  
  圆殇之日,重生之时;中国挺住,四川雄起,愈见华夏儿女        的民族魂。
  A.风雨飘摇   百炼成钢     B.风雨飘摇   百折不挠  
  C.风雨同舟   百炼成钢    D.风雨同舟   百折不挠  
  2.(2008山东济宁题)自四川汶川发生8.0级超强地震后,灾情深深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请写出两个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血肉深情的成语。(课内外皆可)
  【解析】福州题用一则对联的形式,要求考生能理解并恰当地运用成语。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成语的感情色彩、搭配和使用,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答案。济宁题则要求考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积累,结合所反映出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考生只要平时注意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和自身通过课内学习的积累,一般都能很好地答出此题。参考答案:1.D;2. 示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同舟共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