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考阅读试题的解题规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0/14 19:39: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4220个字。
  深圳中考阅读试题的解题规律
  宝安区教科培中心吴名赓
  有考试就有应试,要应试就要研究考试并总结规律,再通过适当训练让学生掌握规律,方能事半功倍,不至陷于题海和应试的泥沼不能自拔。
  深圳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在解题思路上有无规律可循呢?我们试图从几个方面举一些例子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解答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通用规律和技巧
  1.理解作者意图。现代文阅读考查,主要考查考生能不能读懂文章,只要考生掌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从文章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写作手法等方面读懂了文章,把读懂的内容如实地呈现出来,就基本不会失分了。要知道作者最初在写这篇文章之时,做梦也想不到会有人出这样的题目来考学生。也就是说阅读学理论提倡读者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考试就是考试,它只能考查考生对文本原意的理解,无法用命题者的个性化解读来评判考生的个性化解读正确与否,虽然设题会尽可能主观,但评分标准会尽可能客观。简言之,阅读要求读懂,没要求创新。
  因此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考生都要注意,不能用读者(即考生)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代替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中考乃至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一般不需要有考生的个性化理解,主要是理解作者的意图。至于作者的观点是对是错,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不可混为一谈。考生在答题时,必须站在作者的角度,用作者的观点加以解答。即便考生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也必须用作者的观点来回答。比如05年第19题:
  作者在文中说:“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人也会的。”为什么说人也会感谢鸟呢,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4分)
  题目看似在问“你的理解和感受”,其实是在问考生从文中读出了多少作者的理解和感受。只要考生读文章时注意到文章贯穿始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鸟的赞美(借物抒情),来赞美生命之美、生机之美、自然之美、最后上升到生活之美,便不难做出符合出题者意图的“正确答案”。
  评分标准:此题答案可多元化,学生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参考答案:小鸟装扮了大自然的春夏秋冬,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我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人们要善于发现美,学会欣赏美;人要向小鸟一样,虽然普通平凡却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从小鸟的身上,人应该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
  2.注意题干要求。即准确审题。题干的要求对考生正确解题至关重要。因为题干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告诉考生做什么。但是,再明确的题干,考生如果麻痹大意,也很容易出错。常见的错误有:
  (1)看错了题干的要求。“下列意思相同的两项”或“下列意思不相同的两项”,考生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将试题做反。如06年第2题:
  下列各组句子和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组分别是:(①②)
  A.录毕,走送之/走马观花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千秋万代
  C.兵革非不坚利也/兵不厌诈D.我孰与徐公美/孰是孰非
  为了提醒考生注意,试卷在关键的文字下面加了着重号。但由于02、04、05这三年都考选择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项,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习惯了选“相同的两项”,06年突然来这样一个变化,很多老师和学生措手不及,解题时顺着习惯走,吃亏不小。针对这种情况,除了老师要学会预判,对学生的审题训练一定要扎实到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