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70字。
高考作文的复习备考及应对策略
一、2007年作文述评
2007年高考尘埃落定,作文题目成为众人关注的第一视点。随着各省自主命题权的进一步下放,两张“全国卷”和十六张“地方卷”的作文题目,折射出整个社会的文化趋向和价值判断,整体上呈现出命题思想及题型多样话的喜人态势。命题者更多地有了一种换位思考,从考生角度去思考命题的方向和内容,大多数考题让考生觉得亲切,有话可说,可以自由而有个性的进行表达。
2007的高考作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由开放性转向开放限制并存。所谓限制是相对的。1999年——2002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过于开放,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如抄袭、虚构和套作。2003——2005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只是在话题上做文章,用并列式的话题加强立意的限制。2006年的高考作文则更多是在审题方面设置限制。再也不能像前几年那样抛开材料,天马行空。
2007年的高考作文在立意、审题等方面设置了更多的限制。
话题作文(三个)重庆:酸甜苦辣话高考;浙江行走在消逝中;广东:转递。
材料作文(5个)全国Ⅰ卷:漫画“摔了一跤”;全国Ⅱ:“爱心”丛飞;湖北:“母语”;北京:读诗句的体会和联想“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宁夏、海南:“机遇”与“执着”——汽车防爆膜的发明。
命题作文(10个)天津:《有句话常挂嘴边》;湖南:《诗意的生活》;辽宁:《我能》;江西:《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四川:《一步与一生》;安徽:《提蓝春光看妈妈》;江苏:《怀念天空》;福建:《季节》;上海:《必须跨过这道坎》;山东:《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辽宁、江苏、福建、上海、广东明确要求不写诗歌,湖南明确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二、2008年高考备考
高考是神圣的,也是残酷的。一篇高考作文的成败对学生的语文成绩影响极大,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重视高考作文备考。
(一)、高考作文失分的五个“硬伤”及其对策
作为莘莘学子,无论喜欢与否,你必须参加高考,笔者认为考生在高考作文时时尽量避免五处失分的“硬伤”,想得到40分以上的作文分数是完全有可能的。
“硬伤”一:字数不足
按理讲,文章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似乎不应有字数的限制。但高考作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章,一般对字数都作了不少于800字的规定。虽说作文评分标准规定,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一分,但实际情况是,字数不足往往被阅卷老师认为内容单薄,投挡分和印象分都低。
对策:1、叙述开头照应法
把作文开头的一段,再进行概括叙述,形成首尾呼应的模式,而且也形成反复强调的意韵。
2、引用诗句占格法
能够记起相关内容的一两首诗加以引用,不但弥补字数不足的问题,而且使文章有了文采。当然也可以采用排比句式占据字数。
“硬伤”二:忘写标题
俗语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