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馆听讲座:《儒林外史》的现代启示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7 7:43: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370字。在文学馆听讲座:《儒林外史》的现代启示
  主持人:傅光明(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
  主讲人:李汉秋(全国政协委员)
  主持人: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在文学馆听讲座,今天我为大家请来的主讲人是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大家欢迎。
  说到历史,我们现在常引克罗齐的那句话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思是历史的书写都是源于当代视角的叙述。柯林武德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从这个层面来看,也指的是当代的历史书写者把思想注入了历史。其实,这都说明了历史所具有的现代意味。文学经典名著又何尝不是如此,现在就让我们寻着李汉秋先生的探索,来获得《儒林外史》的现代启示。
  我把要讲的两次讲座打通了来讲,原来是说第一次讲《儒林外史》现代意义,第二次讲“马二现象”,“马二现象”是“现代意义”中的一部分,干脆就打通了讲,两次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讲座,题目稍微小一点,就叫“《儒林外史》的现代启示”。我现在还不敢说能够全面把握《儒林外史》的现代意义,启示就好办了——对我的启示,我得到了什么启发,不一定要很全面,可以把对自己有启发的某些方面拿出来跟大家交流。
  来听讲座的同志们都是很有修养的人,大家也都经常来,咱们是不是可以比较自由地一起来探讨,这样是不是更好一些?
  一、主流意识的变化
  我先讲第一点,可以算序言吧,叫做——主流意识的变化。
  过去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名言: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统治思想。我们现在讲主流意识形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主流意识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跟着走过来习而不察,一步一步走过来不觉得变化,如果回头看一看,或者站在高的地方看一看,会发现这段路已经走得相当的长、变化相当的大。过去的旗帜上写的是斗争哲学,现在写的是建构和谐,也就是和谐哲学。从斗争哲学到和谐哲学,这中间的距离多大啊,我们走了多大的一步路啊,在座的有些人也都经过了这个阶段,从1978年算起,将近三十年了。这三十年里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发生了大变化。过去的任务是推翻旧世界,像潘冬子唱的那样“彻底砸烂旧世界……” 要革命,要造反,破字当头,整个的意识形态都是从革命、造反、批判旧社会、跟传统彻底决裂这个思路出发的。
  80年代以后,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不是破字当头了,当时说“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这个和“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完全不一样,后来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提出全面建设——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去年又增加了社会建设,“四个建设”。我们从革命党变成了建设党,要建设一个健全的社会。任务不一样了,主流意识形态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过去讲跟传统彻底决裂,现在讲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过去讲封建道德、吃人的旧道德,后来用中性的传统道德。90年代以后说“传统美德”,这个“美”表明我们态度完全变了。传统美德不是指所有的传统道德,传统道德中间符合我们需要的、健康的、向上的才是传统美德。17年前哪有称“传统美德”呢,鲁迅说的哪有传统美德?!都是吃人的。
  主流意识形态的变化必然要影响到各个方面,统治思想是无孔不入的,要影响方方面面,有的是有心的,有的是无心的,在潜意识中发生作用。一个人观察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过程,都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就像空气和水一样,渗透到人文科学的各个方面。人的思维不是凭空的,是在现有的文化环境中进行思维的,而现有的文化环境是由主流意识形态支配的。我们的思维不能不发生很大变化,对《儒林外史》也是如此,《儒林外史》的研究视角发生了很大变化。
  《儒林外史》是写知识分子的,特别是写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知识分子作为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他们的精神状态中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蕴含,可以说知识分子的性格折射着所承载的文化的性格。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是中国文化的性格,跟美国的、非洲的知识分子的性格都不一样。个人人格是形态,文化是内涵。泰纳的名著《艺术哲学》中说“文学是文化的最早而最优秀的成果”。 《儒林外史》中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林林总总的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层层面面,可以说《儒林外史》是一部文化小说,它表现知识分子的心态,透过这种心态折射中国传统文化。我国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正发生着百年来的大转变,更是渗透到了《儒林外史》的研究中。毛泽东说我的心和鲁迅是相通的,他是继承了五四那种先锋精神,对传统文化一直是持批判态度的。理论上批判地继承,但重点是在批判。现在我们说对优秀传统文化要继承,所以我们对《儒林外史》的看法、视角等许多问题都发生了变化。
  跟《儒林外史》关系比较密切的许多文化问题都在重新评价。我举几点来说。
  首先是儒家,对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的态度。从历史上看,要推翻一个制度和政权时,就要批判儒家,而要巩固一个制度和政权时,就要尊崇儒家。现在讲和谐,就更要利用儒家。《儒林外史》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