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而非的“察颜观色”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宗璞《紫藤萝瀑布》(见新编初中语文第二册课本)中有这样一段话:<br>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穂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br>
这段话中的“察颜观色”有误,应是“察言观色”。<br>
“察言观色”语出《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原意是只有质朴、正直并且好义理,能体察他人的言行,观察他人的神色,自己又思虑谦逊,才能说是达。“言”,言语。“色”,脸色表情,不是指颜色。《现代汉语词典》对“察言观色”是这样解释的:“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