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似是而非的“察颜观色”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9/25 13:5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读写月报》2002年第5期刊登了苗帮苓先生《没有“察颜观色”吗?》一文,针对拙作《似是而非的“察颜观色”》(见2001年第10期),提出不同看法,苗先生认为,既承认“察言观色”是正确的,也不排除“察颜观色”存在的合理性,让“察言观色”与“察颜观色”“和平共处”吧。<br>
我个人认为苗先生的观点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特提出以就教于大方之家。<br>
其一,权威工具书认可的就一定是合理的吗?《现代汉语规范字典》(李行健主编,语文出版社出版)在“察”字字头下确实收有“察颜观色”的词例。但我认为这并不能充分说明“察颜观色”就是正确的。因为工具书也是人编的,尽管编的人是大家、权威,但也会有出错的时候,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工具书的“硬伤”吧,我倒希望《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在下一次修订时能够予以改正,以免造成混乱。还可以再举一个例子作为不能迷信权威工具书的佐证。《现代汉语词典》应该说是权威了吧,可修订了那么多次,其中一处“硬伤”至今未能修改,那就是“竭泽而渔”的“渔”字。在“渔”字字头下,收有“竭泽而渔”的词例,而在“竭”字字头下,却收有“竭泽而鱼”的词条。同一本词典,同一个词语中的同一个字却有两种不同的写法,孰对孰错,不言自明。但如果按照苗先生的说法,这两种写法岂不都是正确的吗?<br>
其二,个别文学作品中都有使用,就能说明是正确的吗?我没有查到苗先生所说的《汉语大辞典》,自然也不好去落实老舍《四世同堂》等例子在原著中是否写的就是“察颜观<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