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应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9/25 14:43: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语文教育应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br>
四川省梓潼一中  梁捷朝<br>
马克思认为:发展人类生产力就是发展人类的各种天性,也即是人的全面发展。要使人获得全面发展,首先就得把人当人,让人象人。人的一生就是对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人有超越自我的本能,这是人类得以不断发展的源泉,教学就是要激活这种意识。<br>
美国哲学家佛兰西 ? 培根有这样一句话:“读书足以冶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可见书对人的影响力何等的大啊,对人的心灵的塑造是何等深刻啊。语言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最伟大的文化成果,它是人类的第二声啼哭,是我们生命的营养。语文教学就是要学生学会语言。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元素的“语言”,它“是人类特有的生命现象,其丰富奥妙,浩瀚汪洋有如大海,其表达就是浪花,其内涵就是海水,海水的源泉是高尚的人格,广阔的胸襟,深刻的思想,浓郁的感情。得法的语文教学就是善于驾驭这几种东西,在语言的大海中游泳,演绎出种种充满生命魅力的奇观。这种生命魅力集中表现为拨亮学生发现真善美的眼睛,拨动学生和真善美共振的心灵。”(李寰英《语文教学怎样回答现实的挑战》)<br>
然而,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忽视了这一点,总是“缺了一点‘神儿’”。常常采取庖丁解牛式的讲课方式,把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几乎简化成了只有“听”和“记”的活动,孤立地进行要求学生积累和掌握字词句的技术训练,使优美生动感人的课本“体无完肤”,很少顾及学生的思想情感、意识品质、个性特点、长远利益以及未来社会对人的需求,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应试的机器,扼杀了学生生命中的灵气――悟性被夭折了,灵气被扼杀了,人格被异化了,意志被消磨了,情感被冻结了――成为天外来客。学生虽然真的积累和掌握了大量的字词句,写出来的东西也能文从字顺,但就是满纸套话、空话。至于审美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当然可以说是“无论魏晋”了。<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