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之分析说理指导
- 资源简介:
- 约3480字。议论文写作之分析说理
教学目标
1、 加强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分析说理意识;
2、 掌握并运用常用的分析说理方法,将思维方法落实到技法训练。
教学重点:假设、因果、条件等说理方法教学
教学难点:学生自主从材料中总结出分析说理的方法并加以运用。
教学方法:讨论法
一、 导入
上次我们写了一次作文,作文材料是: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工资。”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人一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则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家的一篇文章。
理想造就成功
从汤姆叔叔饱受折磨梦想平等,到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再到奥巴马的竞选成功;从远古敦煌壁画上婀娜的飞天,到500多年前明朝勇敢尝试着飞上苍穹的万户,再到近代在月球上迈出的第一步的阿姆斯特朗……理想创造了成功与辉煌。
纵观历史长河,凡是悠悠历史中留下伟名的人,无不胸怀理想。
力能扛鼎的项羽,年青时就志向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果然,在后来的反秦起义中,项羽实践了他的豪言壮语,推翻了暴秦的统治。
一个少年,仅有十二三岁,却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响亮而庄重地说出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是何等远大的志向。周恩来总理给了师生们一个让人钦佩的回答,也给当时黑暗的中国带来了一抹亮色。
走出国门,我们把目光放远到大洋的彼岸,理想在那里同样很重要。理想的种子种在拿破仑的心中,而在土伦,在巴黎,在欧洲大地上结出累累的硕果,想当年,法国军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如果把人生比作杠杆,那么理想就是它的支点。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没有理想的人就好像缺少灵魂的玩偶。公元263年蜀汉告亡。第二年的一天,晋王司马昭设宴招待刘禅。席间歌舞升平,但也偶而夹着蜀中乐舞和哀婉的亡国之音,刘禅嬉笑自若,无动于衷,当司马昭问他是否思念蜀地时,他却不假思索地说“此间乐,不思蜀”。
没有理想的人注定一生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而那些心中燃烧着梦想之火的人,终究会用着梦想之火点燃成功彼岸的明灯。
蝴蝶蹁跹而飞,在花团锦簇中享受灿烂的阳光,那是因为昔日化蝶的理想让它破茧而出。如果你想成为搏击长空的鲲鹏,而不是翱翔蓬蒿之间的斥鴳;如果你想获得精彩而厚重的人生,而不是庸庸碌碌地走过一辈子,那么,请你找到自己的理想。
问题:学生朗读,谈谈看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学生发言(2~3人)
导语:这篇文章的确观点鲜明,旁征博引,语言也有一定的文采,但却缺少必要的分析说理。这篇文章用了495个字举例,除了开头结尾和过渡的语言,分析说理只用了75个字。
我们说事实胜于雄辩,但议论文不等于论点+事例+事例+事例。议论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证明论点,而事例的罗列堆砌并不能说清楚事例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力地证明论点。
大家一开始没有发现这篇文章的问题,这正好说明议论文中对缺少对事例的分析说理是一个通病,而且还比较严重,严重到大家都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写议论文时如何对事例进行分析说理,对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