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要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作文教学中要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br>
江苏省苏州市第16中学 韩旭东<br>
【内容提要】写作教学是一种审美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写作个性是培养他们审美创造力最直接的体现。培养学生写作的思维个性。人的艺术视角历来都是多样的,高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观,而且因人而异。这种审美观可以把它看成是写作思维,它与数理思维不一样,具有多样性,教师应该注重尊重和引导学生的审美观念。鼓励学生表现个性的思想。当代中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尽管不很成熟,或许还不很正确,但是体现了年龄特征和时代特征,这是写作教学万万不能忽视的,也是培养学生写作个性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这些经过了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所反映出来的一些思想,教师要时刻去发现,大胆去肯定,积极去引导。我们常常抱怨学生作文“千人一面”,其实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的个性思想往往无法表现出来。<br>
<br>
在中学作文教学实际中,普遍存在着“一刀切”现象:教师过分强调学生写作能力同步训练的重要,命题单一,指导统一,批改划一,讲评归一,往往用一个标准、一套模式、一种方法、一条思路去要求全体学生,指导全班几十名学生的作文训练。学生在这种同步训练中便自觉不自觉地逐步形成一种写作心理定势:写作时都是按照教师所倡导和推崇的或各级各类考试中常见的,也是各种写作指导书籍中所津津乐道的某种写作模式去布局谋篇、遣辞造句,要么生搬硬套,无所用心,要么东拼西凑,移花接木,要么凭空杜撰,为文造情。至于他们自己的生活积累、思想感情积累以及兴趣爱好等,在这种既缺乏表达的外在激励机制、缺乏心理冲动的内有诱因的训练模式中,只能“躲在深闺人不识”了。这样一来,全班几十位同学乃至全国成千上万的中学生所写的作文往往是同样一个腔调,同样一副面孔。<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