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60字。
《祝福》学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人物语言入手,通过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去深入理解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课文122页第3段柳妈说:“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那么,祥林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还需要捐门槛赎罪?
文中作者对她的肖像进行了三次刻画,按时间顺序找出来。(学生起来读,一人一次)
(师生一起分析第一次)
① 初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死了丈夫),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年轻),脸色青黄(生活艰苦),但两颊还是红的(青春活力)。模样周正,手脚都壮
大(朴实,勤劳),又只是顺着眼(善良温顺,安分守己;害羞,人生地不熟;丧夫,
心里悲伤、痛苦)。
从初到鲁镇的肖像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勤劳、善良、朴实、充满青春活力的人。
(按照第一次肖像描写的分析方法,学生小组合作分析第二、三次,展示成果)
②再到鲁镇: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再寡),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穷困,还是那身衣
服),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没有了活力),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
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丧夫失子,又被赶出家门,精神受到刺激,极度悲伤)。
③临死之前: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衰老不堪);脸上
瘦削(瘦的程度)不堪,黄中带黑(脸色难看,打击沉重,被折磨得不象人样),而且消
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长期受折磨,完全丧失了生命活力),仿佛木刻似的(精神受到巨
大刺激,像死了一般);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精神麻木,极
度痛苦)。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无人可怜,人情冷漠);一手拄着一支
比她更长的竹竿(行动不便,身体虚弱,随便捡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