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080字。
三段式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的比较
在高考场上,最受阅卷老师青睐的,学生也最容易把握的,还是三段式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这两种基本文体。所谓三段式就是在总体结构上呈现总分总三个阶段,这种结构既能做到开门见山,又能使首尾呼应,不断点明主旨;而议论性散文,除了具有议论文的思辨性以外,还具有浓厚的抒情性,情理并茂,最能触动阅卷老师的情感。这两种文体的语言特色和思维习惯是有很大不同的,有许多同学在写作时,语言或思维习惯还转换不过来,结果出现文体混杂现象,请同学们仔细辨析这两种文体的差异。
任何一种文体都离不开立意和构思问题,在辨析二者差别之前,先谈谈当你面对一个话题或一则材料时的基本思维流。
1、审题和立意。面对一个话题,仔细从话题本身及相关材料中明确自己要写什么,例如“错过”这一话题,如写成“机会”“把握现在”就属于走题。“反省”这一话题一定要体现在反思中有所省悟,是属于认知观念的转变。审明了话题的内涵,你的立意显得既准确又明显,你写什么观点(即文章的主旨)就非常清楚了,面对一则材料,要整体感知材料,体会材料的中心内容,针对这一中心内容进行立意。特别强调,你只有首先明确了话题或材料的内涵,明白了自己的主旨,选任何文体都不会跑题。
2、选择文体。你已经基本明确自己准备写什么后,就要考虑选择什么文体来写了,一般而言,三段式议论文,便直接分析和说理,抒情性、议论性散文,结构相对灵活,抒情性浓。
3、确定文体后,考虑结构及选材。如果写成三段式议论文,就要定好主体部分各分论点,各分论点起作对总观点的展开和细化的作用,各分论点是否合理和深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章的成败。在想好分论点,最好能在脑海里闪现相关材料,当然在有限的考场时间内,由不得你去精心选材,你所有选的材料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在我们写这一材料,特别是分析这一材料时,却要有一定的指向性,即记得为什么用这个材料,需要围绕材料做些分析和点题。
如果你选择议论性或抒情性散文,就要考虑表现手法和结构形式。目前我们已学的结构有板块式结构。其实散文的最大特色是形散而神不散,形,就是你的选材,散文的选材比议论文灵活,具有跳跃性,但形并不是随意无绪的。神不散才是关键,即文章的主旨和感情,正是在主旨和感情的串连下,作者才能充分展开想像和联想思维去“焊接”许多材料。
两种文体的思维模式比较:
从思维特色来看,议论文是要论证观点,而散文则是表现观点。当然上面已强调过,二者都需要有观点,而且观点要正确。三段式议论文要求观点要明确,注重议论的逻辑性和思辨性,而散文,包括议论性散文,强调情理并茂,注重行文的抒情性和形象性,重视文采。
请同学们仔细对比如下两组作文片段。
一、议论文片段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