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比喻铸华章——议论文之比喻论
作者:佚名 时间:2009/3/9 9:00:2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524
学会使用比喻论证来论证观点,以应对论据缺乏的情况,或为议论文锦上添花。
学习过程:
▲知识铺垫: 比喻论证—— “比喻”是手段,“论证”是目的,“比喻论证”就是借其它生活现象中蕴含的道理来论证自己要宣扬的某种思想观点。
下文主要用了比喻论证方式,体会它们的观点和用来比喻的现象
1、有双赢才能共辉煌。即使自己是一枝娇艳美丽的牡丹,也应明白,一枝独放不是春天,春天应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即使自己是一颗傲然挺立的孤松,也应明白,一株独秀不算英雄,成行成排的树木才是遮风挡沙的坚固长城;即使自己是一支整装待发的帆船,也应明白,一船独行不算风景,千帆竞发才能显示大海的壮阔。
2、探知也如同喝茶的艺术。我们泡茶的时候,第一泡淡洌,第二泡沉香,第三泡甘醇,为什么第三泡时才最爽口宜人?那是因为前两泡冲击了茶叶上的蜡质与灰尘,第三泡才泡出茶叶的真醇之味,香味才更浓郁。我们探知亦如此。在对事物的认知上,逐渐抛下认知的阻碍,用澄静清明的心智,抛下感情亲疏的羁绊,用一尘不染的心灵,轻装上路,才能在探知的道路上取得丰硕的成果,领悟认知的真谛。
3、应当经常把你的语言放在纸上,放在你的心上,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它们。要熟悉你的语言,像熟悉你的军队,一旦用兵,你就知道谁可以担任什么角色,连战连捷。写作,实际就是检阅你的军队,把那些无用的、在战场上不活跃的分子,当场抹去他的名字,叫能行的来代替吧。
▲课前思考:
1、下列生活现象可用来论证什么观点
气候变了,衣服必须跟着要变。春夏之交,夏秋之交和秋冬之交,
各要换一次衣服。不会变换衣服,就会闹出一些毛病来。
2、为论证下列观点,联想表达相同道理的生活现象或自然现象
不可忽视基础教育。
▲ 例文解读:为下面的两列文字配对,使之成为完整的比喻论证段落:
A没有心灵快乐,生活便是一片惨淡。
B希望是心灵快乐的源泉。
C人生中的苦痛也能使我们心灵快乐。人在困境中成长,才能体会人生的真谛。
D成为一个好人,就能得到心灵的快乐。好人,他们无端加罪而不怒,无辜受辱而坦然,待人受过,以德抱怨。
1、1、就象天空失去蔚蓝,只有乌云密布;
就象月亮失去光亮,只有暗淡;
就象鲜花失去美丽,只有枯萎;
就象大树失去绿叶,只有萧条。
2、它象黑暗中的灯塔一直照耀着前进的路,使我们在人生路上不会迷失方向、迷失自己;即使在黑暗之中,也会被心中的太阳温暖;即使在荆棘之中,也会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关口。
3、就如同右手,左手常常带着耀眼的戒指,却什么也不干;右手奔波劳累,却落得满身伤茧,但一样的,从无怨言。
4、心灵的快乐就似一种名贵的香料,只有在烈火焚烧中才能发出最浓郁的芳香,人也只有在困难中才能够感悟生命,得到心灵快乐。
▲课后巩固:
1、仿照下面的例子造句,表达对生命的认识,使之成为含排比的比喻论证段落。
例 句 : 生命如画,有浓墨泼洒,也有淡笔轻描;
2、用含对比的比喻论证来表明自己对钱的认识
钱既是 ,又是 。
3、人们为了保证形象美观,每天都要洗脸,洗去污点。洗脸之后 ,还要再照照镜子,尽量做到除恶务尽。
[精彩段落]
4、小草长在庄稼地里,农人把它连根拔掉;长在公园里,园丁将它精心护理。
[精彩段落]
▲ 心 灵 快 乐 ( 5 6分)
朱云飞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心灵并不缺少快乐,而是缺乏追求快乐的勇气。
追求心灵快乐不能绝对地排斥物质的基础。现代社会是物质生产高度发达的社会,虽然我不喜欢追名逐利,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们要追求心灵的快乐,有适当的物质基础还是必要的。风流才子唐寅曾经就因为生活贫困而作了一首词自我解嘲,词中有这两句:“如今世事已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说明即使象唐寅这样的潇洒人物在追求文学的至高境界、追求心灵的超越时,也会因物质资料匮乏而无法更进一步达到心灵快乐的最佳境界。
要实现心灵的快乐首先必须学会放下自己心中的苦痛和仇恨。培根早年品行不端,甚至还蹲过牢狱,但在后期他开始检点自己早年的行为,终于写出了《论人生》、《论苦难》等一系列引发人们深层次思考的巨作,他放下了罪恶,心灵得到放松,心灵自然也会快乐。还有一个引人深思的哲理故事:一个人在山中小道上行走,一个巨大的袋子挡住了他的去路,他就十分生气,用力踢了两下,谁知袋子却越长越大,这时候一位智者出现了告诉他:“这叫仇恨袋,你越踢他,他就会越大,会和你抗争到底,你还是远离他,去走自己的路吧。听了这个故事,我想我们应该学会抛弃仇恨,仇恨只会使你的心灵更加痛苦不堪,而仇恨消除了,就会使心灵放松,实现一种人生境界的超越。
心灵的快乐需要我们适当忽略别人的评价。但丁告诉我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们的心灵本来就已经很沉重了,何必自己给自己增加心灵负担呢。庄子就是这样一种洒脱、飘逸的人,他和自然以及宇宙万物都合为一体,他不受俗世的牵连,因此留下了“庄生晓梦迷蝴蝶”的佳话,他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因此他总是无忧无虑,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最大限度地解脱,达到了心灵快乐的境界。
心灵的快乐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追求,是一种解放,永远保持心灵快乐的人,就会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