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实现语文教学的自主、开放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9/26 20:2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转变观念  确立新的教育观<br>
高中语文新教材的推广和使用,为语文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为我们改变教法带来了契机。新教材已经使用一年多,但是,现实中还存在着不容乐观的问题,旧瓶装新酒的作法大有市场。究其原因,没有彻底改变教学观念。<br>
按照新教材所体现的理念,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实现四个方面的改变:<br>
(一)变片面为全面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学往往考什么教什么,注重纯技术性的操作,表现对语文知识的歧解,形成较为僵化、教条的教学模式。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一个人语文的综合素质是由其语言的素质、思维的素质和人文的素质三种基本素质构成。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些素质的发展又是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它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做到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有机结合,在培养其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让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审美的目光去感受审美对象,在情感的催化下,引起审美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达到对美的感受和领悟,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br>
(二)变“工具性”为“工具性”“人文性”并重     当今的语文教学明显地存在着重“工具”,轻“人文”的倾向,只重其知识性的一面,重视语言形式,忽视了它所负载的深厚内涵。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教师应该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br>
(三)变说教者为组织者   传统的教学总是把学生当作需要接受教育的被动者,教师主要是依靠重复、强化和外在诱惑甚至肉体威胁来维持学习活动,产生效果。这种教学活动,学生被动应付,失去主体意识。按新的教学理念,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角色转换,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导演者、主持人,而不是说书者、说教者、表演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和记,或者回答问题,而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这样才能正确地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关系,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