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00字。
《山市》说课稿
济宁希望学校 杨安孔
一、教材分析及重难点设计
《山市》是我国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写的一篇文言文,他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奂山山市从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和“崇尚真知科学的态度”。本文所在的单元主要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兴趣,结合这篇课文的内容及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1、欣赏神奇、壮丽的山市幻景。2、培养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难点:山市形成的原理。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应用
朗读指导法、图文共赏法、以图释理法。
朗读指导法:朗读是阅读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朗读达到培养语感、以读促解的效果。初读通语句,再读明大意,三读品语言,四读有体悟。
图文共赏法:就文绘图,以图悟文,达到图文渗透,发挥插图的综合效应。
以图释理法: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演示山市形成的科学道理,同时引导学生 搜集、处理信息。
三、教学程序的设计
(一)、诱发兴趣,导入新课
1、展示烟台海市蜃楼奇观图片,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导入。
2004年1月30日中午,人间仙境蓬莱阁清晰浮现在烟台山上,数百市民目睹了这一壮观场面。
目击者烟台一中高一学生张海梦描述说:11时45分,烟台山上空云雾弥漫,云雾中山、海、树等景观不时交替出现,人间仙境蓬莱阁清晰浮现在烟台山上,连阁上的琉璃瓦和石雕等,也清晰地浮现出来。10分钟后,海市蜃楼消失。
真是“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同学们想不想亲自感受这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