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10字。
《珍珠鸟》课堂教学方案
王桂芝
师:今天,咱们来共同学习冯骥才的《珍珠鸟》,冯骥才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同时还是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在他的文章中总会描绘出一幅幅温馨优美的图景。(板书课题)
首先请大家推荐一名同学朗读课文,我们用心听。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这位同学读得真好,他用自己的声音展示了自己的理解。听完课文后,你能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生:“我”和珍珠鸟相处的故事。
生:“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害怕到亲近的过程。
师:听完这个故事,大家有何感受?
生:老师,这篇文章的意境与我们学的课文《斑羚飞渡》和《心中的鹰》的意境不一样。
师:能具体说说有哪些不一样吗?
生:那两篇课文很悲壮,好像悲剧色彩比较浓厚,而这篇文章读起来给人的第一感觉很温馨。
生:老师,很有人情味。
生:这是一个很美的境界,因为文章结尾早就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
师:哦?大家既然这么欣赏这篇文章的意境,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文章,首先找到你感触最深的语句,试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来谈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生:我喜欢文章的最后一段: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因为,整篇文章都是表现这个主题。
师:是呀,你的思维很有深度,一下子就把文章的中心句找到了。我们一起来看这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我觉得这个逗号可以去掉,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生:老师,去掉逗号后,这个句子就太平淡了,起不到强调信赖的作用了。
师: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吗?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咱们再仔细读一读文章,看看还有没有这样的形式的语句。
生: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啊,可是我觉得这个句子的正常语序应该是: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真好!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呢?
生:把“真好”放在前面,也是起一个突出强调的作用。
生:还有,开头就直接说“真好”,这种感觉是发自内心的。
师:噢,是发自内心的由衷的高兴。
生:老师,我还认为是作者想迫不及待地告诉别人,他得到珍珠鸟的那种高兴的劲头。
师:噢,一个“真好”竟然有如此的感染力,这都是大家真情体验的结果。这么美的句子,我们试着读一读欣赏一下吧。
生: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大家读出了文章的真味,很好。今天看来,我们欣赏文章除了从文章语句的内涵去寻找突破口外,还可以从文章的形式入手。谁还对哪些语句最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