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370字。
让语言的苗圃洒满七彩阳光——考场作文怎样做到“有文采”
淮安市楚州中学金国春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的作文评分标准,从2000年起就改为两个等级,即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发展等级又分为“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有文采”“有创新”。不少同学对其中的“有文采”理解不准,不知怎样才算“有文采”,下面结合实例谈谈究竟什么是“有文采”、怎样做到“有文采”。
作文要做到“有文采”首先必须正确理解什么是“有文采”。
语言有文采,这是在语言通顺、规范、准确、连贯、得体的一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的高一层次的语言标准。“文采”的本义是“华丽的色彩”,是专指语言而言的。但是语言有了“华丽的色彩”是不是就有了文采呢?与之相反,朴素的语言是不是就没有文采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搞清看待“文采”的角度。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有文采”就是辞藻华丽;从审美角度考虑,“文采”有“华丽”和“朴素”之分。作家徐迟说:“美是多种多样的,雄浑阔大是美,激昂慷慨是美,热情澎湃是美,而含蓄朴素同样是美,而且往往是美的极至。朴素不是没有文采,而是至巧近拙的文采。”(《说散文》)即“有文采”不等于华丽,而朴素不是没文采。
如果说语言是文章大厦的构造材料,那么,文采是构造材料的装饰,或者说是富有装饰性的构造材料。语言好不好,大致是包含了语法、逻辑、修辞三方面的因素,语法解决的是句子通不通的问题,逻辑解决的是表达意思对不对、清不清的问题,修辞解决的是语言美不美的问题,所以文采主要体现于修辞。
广义的修辞包括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等,而文句有意蕴则常常借助修辞。所以,如果给文采下个定义的话,文采当指经过修饰、润色,富有优美感,具有表现力的书面语言。或谨严凝练、淡雅质朴,或清新活脱、洋情溢采,或言约意丰、含蓄隽永,或汪洋恣肆、大气磅礴……都属有文采的范畴。
讲究文采是我国文学的优良传统。刘勰说:“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雕缛”就是修辞和文采。他又说:“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孔子则认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见文采之重要。
有文采是对语言表达的要求。这种要求具有普遍性,即不只是对写记叙文的要求,写议论文、说明文也需要有文采。
中学生在作文中怎样做到“有文采”呢?我以为“有文采”不等于华丽,还需要思想作支撑;“朴素”不是没文采,但“朴素”也不是直白、浅陋。“有文采”的应具备如下特点:
(1)富含哲理,耐人寻味。
(2)富于变化,错落有致。
(3)节奏感强,朗朗上口。
要使你的语言具备上述特点,需要从下列几方面加以练习。
一、词语丰富、句式灵活
1.词语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