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30字。
幽默:语文教学的法宝
现代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会学”和“乐学”,教学要讲究理趣和情趣。能使教学产生快乐情趣的方法很多,但最直接最有效的还数幽默。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也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因此,本人认为,幽默是语文教学的法宝之一,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语文课堂上的幽默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同时还可以消除隔阂,和谐师生关系,陶冶学生良好的个性。
一、 幽默有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是课堂气氛的调节剂。
语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文学品位,语文课堂本应该是很有趣的。但实践中,许多概念、理论、文学常识的教学又让教师感到枯燥、抽象,只得板起面孔说教,照本宣科,使一堂语文课变得犹如一潭死水。我们知道课堂气氛是影响和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非理性因素,也是构成课堂教学艺术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幽默恰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实践证明,教师只要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泼,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化为丰富,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而有效。
像文言文的教学是让许多教师感到头痛的,其实教师只要能适时幽它一默,调节一下课堂气氛,这样要比传统的说教效果会好得多。如我上《孙权劝学》这一课,本文位于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该单元的课文全是古诗文。《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在讲这一课时,要向学生介绍《资治通鉴》的有关文学常识。文学常识需要学生识记,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只顾记笔记,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听进去没有。所以,在讲到它的编撰者司马光时,我就想到了前一篇课文《细柳营》的作者司马迁,便说:“这司马光好像与司马迁是兄弟,是吗?你们看这一家子多厉害啊,一个编《资治通鉴》,一个编《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