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60字。
渗透真情,升华作文
孝感市孝南区实验中学 唐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强调的是学生的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但是现在学生作文中缺少真情,原因是我们的学生没有用心去感受生活,他们觉得生活平淡枯燥,感受不到动人的东西。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语言枯燥无味,情节胡编乱造,很少有真情实感。因此写作指导要从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入手。
一、激发学生,触动真情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作文教学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然而现在的学生缺少感动,缺少倾诉和抒发的冲动,他们沉睡的心灵没有被唤醒,冷藏的思想没有被解冻﹗
教师应善于煽情,适时适机地点燃学生情感的导火索,用自己的倾情投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动情。
教师可以声情并茂地挖掘范文佳作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和作者以及文本产生共鸣,达到以情激情的效果。在我们的课本中,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情感画面。在教《背影》这一课时,我对学生说:“父亲为孩子买桔子,是一件很平凡的事,但文中的父亲刚刚经历母亲逝去,失去工作,家道中落的窘境,又要与儿子分别。在这时,这位父亲拖着年迈的身躯,艰难地翻过铁道为已成年的儿子买桔子,这是何等伟大的父爱。”然后将文中父亲人到中年的凄苦,为“我”(已成年的儿子)买桔子蹒跚的步伐;过铁路艰难的攀爬;离别时默默的相望;分别后痛苦的相思这一些画面反复研读,教师再从中加以渲染,以情激情,让学生回味自己生活中拥有的情感画面,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勾起学生的触动,打开他们尘封已久的记忆,让封闭的心灵涌动起来。这样历历往事如在眼前,难忘话语好像响在耳畔,真实的情感才会在作文中流淌,才能感动自己,感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