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学的艺术氛围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内容摘要:语文课堂教学要创造一种教学艺术氛围,即充满在课堂上的一种特殊氛围和情境。其主要特征有:认知性、形象性、思辩性 、情感性、审美性、创造性。 <br>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内容,认知氛围,形象氛围,思辩氛围,情感氛围,审美氛围,创造性。<br>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总是善于创设一种氛围,我们称之为语文教学艺术氛围,是指充满在课堂上的一种特殊气氛和情境。构成教学艺术氛围的要素有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等。其中,教师是关键;学生是中心;教学内容是重点,起决定作用。如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应营造清新优美的情境;教冰心的《笑》要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教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应营造一种悲愤的气氛。在教学实践中,不管教具有哪种风格特点的作家的作品,其教学内容总是创造教学艺术氛围的凭借和依据。<br>
通过分析特级教师的教学和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可知,蕴含在教学艺术氛围中的主要特征是认知性、形象性、思辩性、情感性、创造性、审美性等。下面具体谈谈其特征及其创造。<br>
一、认知氛围的创造<br>
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具有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而我们的教学要创造出好的艺术氛围,首先应以认知功能作为我们教学的第一追求目标。它要求以最少的时间让学生获得尽量多的有效知识。这就决定了教学艺术必须具有认知氛围的特征。<br>
如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首先应筛选确定有效知识作为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列出四项任务—作者简介、名句赏析、诗歌鉴赏方法、练习写赏析文章。依次指导学生诵读、自学、讨论、写作训练,强化认知内容。如特级教师宁鸿彬教《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是这样创设认知氛围的。他首先筛选有效知识,列出四项任务,依次指导学生自学、展开讨论、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强化认知实践活动。第一,要求评价作者。经过启发讨论,师生共同概括出一简明的定义:毛泽东是我党我军我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接着让学生各自重说一遍,再齐声重念一遍,进行强化,渲染认知氛围。第二,要求掌握“前仆后继”、“有的放矢”、“哗众取宠”、“华而不实”、“夸夸其谈”、“谬种流传”六个成语。他先让学生大声读注释,并要求在规定时间记住。这种竞赛教法使认知氛围一下子紧张起来。第三,指导学生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整个讨论以速读为基础,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运用男女生好胜心理进行竞赛,认知氛围十分活跃,并画龙点睛式的板书归纳。第四,结合课文分析,写一篇《改造我们的学习》的作文,并当堂完成了编写作文提纲的任务。<br>
因此,创设认知氛围,教师要筛选有价值的知识,使学生觉得这些知识有“陌生感”,创造一种富有“诱惑力”的艺术氛围。<br>